
“现在的年轻人,不如一代又一代”; “计划跟不上变化,变化跟不上老板的话”; “我们公司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一起努力,不用那么担心”——如果你听不懂这句话,会感到陌生,那么职场冷暴力很可能就在你身边。
工作场所的冷暴力一词并不新鲜。 它源自家庭冷暴力,描述人们在职场中遭遇的精神挤压。 中国大陆台大诊所精神科主治医师、阳明学院骨科医师林宇轩仍在研究职场冷暴力。 具有多年企业工作经验。 今年夏天,他将自己在职场中经历、遇到的“坏人坏事”分类分析成新书《职场冷暴力》。
林宇轩希望读者从书中得到治愈,明白冷暴力就像肿瘤的扩散和扩散。 作为一名小员工,一定要想办法调整、应对。 作为领导者,必须从你能改变的开始改变。
专访|罗迁
编辑|刘斌
《人物》:您是怎么想到做“职场冷暴力”研究的想法的?
林宇轩:一是因为我对职场疲劳做了一些研究,二是我在一家跨国制药公司工作的时候,三天,有朋友问我,“你是一名精神科医生,应该处理好人际关系”关系,有办法吗? 这提醒了我,也让我更加注重职场中的关系,交流的信息,沟通的习惯,如果能保留的话,我会截图存档,或者自己记录下来,分类分析。
《人物》:您认为,哪些行为是职场冷暴力较为严重的行为?
林宇轩:我把职场冷暴力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一是简单、粗暴、直接,二是暗中搞制度,三是所谓隐形利用,就是洗脑、控制他人。人们的想法。 就个人而言,最后一种是最严重的。
举个例子,一个公司的高管经过死对头的办公室,只说了一句话:“这个人的办公室怎么还在这儿?” 随后有人写黑信举报“死敌”骚扰下属、挪用公款。 我认为这是最严重的一种冷暴力。
《人物》:您认为意识形态和无形的冷暴力是最严重的吗?
林宇轩:是的,因为一个人不需要明确指示就能达到目的,这说明上下已经统一了。
《人物》:您在书中提到,职场冷暴力的症结在于人格缺陷。 您还把一些容易导致职场冷暴力的性格分为6类。 能说说这个分类方法吗?
林宇轩:通常你做性格分析的时候,可能会把人分为四种性格特征:狮子、猫头鹰、孔雀、考拉。 由于我是一名精神科医生,我们有10个分类来判断人格缺陷。 由于上述4种类型在我们的职场中并不常见,所以我们保留了6种类型,即反社会人格和自恋型人格。 人格、戏剧性人格、强迫性人格、依赖性人格、回避性人格。
《人物》:说到反社会人格,我看到你提到了一个统计,反社会人格最常见的前五名是公司高管、律师、记者、销售人员和医生。 您能谈谈这个统计数据吗?
林宇轩:这个统计数字是我在台湾的课本上听到的,我觉得和我在职场中的观察也非常吻合。 我们来思考一下反社会人格的本质,“冷静”和“冷血”。 当谈到反社会人格时,我们会认为似乎更容易犯错误和违法。 这是从犯罪学的角度来看的。 而事实上,如果你从一个比较中立的角度去思考职场冷暴力及应对技巧,为什么公司负责人或者老板或者记者会有这些性格特征,因为这种职业一般都是很冷静的,不太紧张。
像您可能非常关心记者,虽然记者经常去一些非常血腥的场景,或者非常震撼的场景,但是您能够继续对这样的场景做客观详细的报道,我相信这是非常令人惊奇的容易的事情。 就像医生一样,很多人看到血就会晕倒,用刀割开或者说血就喷出来了。 他仍在确定哪里出血以及哪里止血。 如果这样想的话,也许就很好理解了。
“人”:子达性格的一个典型特征是“玻璃心”。 如何理解“职场玻璃心”?
林雨轩:玻璃心很容易受重伤,就好像心是玻璃做的一样。 自负型人格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一般对人性非常敏感,这里我将其分为傲慢型和胆怯型。 性格狂妄自大,就是如果你不给我很好的特权,或者对我很好,我就会很吵架。 玻璃心属于胆小自恋的性格。 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来形容“玻璃心”,叫做“自恋伤害”。 分析为对他们的冷漠、不尊重,甚至蔑视。

《人物》:这样的回避型人格有什么特点?
林宇轩:简单来说,就是“推、闪,避免漂移”。 “推”就是把领导交办的任务推给别人; “拖”是指把本来可以很快完成的事情推迟; 别人想找他做事,他就躲在那里; “飘”更可笑,别人在做事的时候,他却在门口飘来飘去,假装很忙。
《性格》:你崇尚“工作上是好朋友,下班后就是陌生人”的理念。 工作中你会和朋友成为好同学吗?
林宇轩:没有。在中国大陆比较流行的相处方式就是加Facebook。 我通常在工作场所结束这段关系。 比如我从这家公司跳槽到下一家公司后,我会把对方加为好友。 对于像线条这样的工具,我会把它定位在工作中使用。 我觉得和朋友的关系越简单越好。 如果私下是朋友、好同学,有时候会出现公私不分的现象,对方更容易利用私人情感。 情感勒索。
《人物》:您提到职场最重要的是沟通。 沟通的艺术是必要的。 例如,不要用“工作很辛苦”这样的陈词滥调来取笑别人。 您理想的工作场所沟通方式是什么?
林宇轩:我觉得“谢谢你辛苦了”之类的口头禅,说久了会觉得有点自私。 我不知道你在台湾看到的背景是什么,就香港而言,说“谢谢”是很常见的。 我们的亲戚、前辈都会说这句话,我们的同龄人现在也经常说这句话。 这句话没有任何意义,就像打招呼时说“你好”一样。
我认为人们能听到的赞美是对个人具体事实的赞美。 比如,当你安排明天的会议流程时,有人说:“由于你们的精心安排,这次会议开得很顺利,讨论得特别热烈。” 我认为这种具体的表扬是一种更好的表扬形式。
《人物》:你还是要真诚一点,你不喜欢那种虚假的赞美吗?
林雨轩:是的。 我个人认为真诚的赞美是需要练习的,尤其是东方社会的教养方式。 从小,我们的母亲或者旅长就批评我们在那里做得不够好,希望我们能做得更好。 从小到大,我们很少会被别人真诚地强调你做得很好,真诚地赞美你。
根据我自己的观察,香港的服务业经常收到一些负面的反馈。 我们很少看到有人反映这家餐厅爆满,菜品精致,吃的很舒服。
所以我觉得你也需要在职场中去实践。 在要求别人改进自己缺点的同时,当然你也可以找出对方、你的下属或者你的客户哪些事情他做得很好。 练习给别人积极或消极的反馈,这三者同样重要。

“性格”:在职场中让人感到被挤压的不仅仅是朋友、领导的性格特征,还有很多职场固有的问题。 例如,您观察到有些公司存在“老板来上班员工不敢上班”的文化,您对此有何看法?
林宇轩:虽然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但是是不是那种老板总是事事关心的人呢? 或者有时候虽然老板没有说你必须比我工作得晚,但如果你比老板早走,其他朋友也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你。 如果是前者,那就是领导自己的问题了。 如果是后者,这样的文化就是畸形的,整个公司都被集体洗脑了。 似乎早早离开公司已经成为缺乏奉献精神和努力工作的象征。
我也很好奇,台湾是不是也有很多这样的问题?
《人物》:这很普遍,特别是现在互联网公司的加班文化相当严重。
林宇轩:是不是因为在台湾你主张留在哪家大公司? 还是个别行业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很大?
《人物》:这是一个行业问题。
林宇轩:如果是这样的话,说明这个行业就处于这样一个状态,你就得屈服于这个状态。 我认为这是最困难的部分。
作为一名医生,我很关心自己的健康状况。 我们在诊所遇到了一位成功的企业家。 他对我说了这句话。 年轻的时候,他用自己的身体换来了一切。 现在他老了,他用一切换取身体。 这是非常值得的。 我们深思的一句话。
《人物》:当我们在这些行业遇到问题时职场冷暴力及应对技巧,我们该怎么办?
林宇轩:我们在职场中遇到了困惑,比如冷暴力或者其他问题。 很多问题都很难解决。 只要遇到工作就该辞职吗? 我觉得虽然机会还是很多的,但是我觉得第一步可能是想一下自己在这家公司处于什么位置。 如果你是领导者,你可以开始自己做出一些改变。 如果是最基层的员工,如果遇到的问题是单个主管的问题,就应该在第一时间、黄金时间做好所谓的组织和动员。
《人物》:你的意思是不仅普通员工需要了解职场冷暴力,领导也需要了解,然后双方都做了一些尝试和改变。
林宇轩:是的,因为我这本书的主要读者可能还是公司最基层的员工。 我记得一家大手机公司的高级主管是一位女性。 她只是对下面的实习生很不好,向他们借用,然后盗用他们的智慧。 最终这个女人被实习生杀死了。
我想用这个反例来表达女主管一直在以一种非常简单粗暴的方式控制下属。 她在这家公司已经活了很多年了,明天她就会被那些实习生杀掉。 杀。 很重要的一点是,10、20年前,你更愿意选择隐忍的方式,但是现在我们接受了教育,我们接触到的互联网工具都非常先进,我们有更好的机会为了抵制这些简单粗暴的打压,我们可以用一系列的方法,举出大量的证据来打倒她。
所以我的心态还是比较开放的。 其实我们先来说说已经波及到整个公司系统的情况,或者说是没有办法扭转的情况。
《人物》:如果已经蔓延到整个公司系统,或者没有办法扭转,该怎么办?
林雨轩:如果是这样的话,虽然几乎无望,但也没有办法应对。 因为我自己也是一名医生,我们都知道医生遇到的最难的就是疾病,因为疾病会发作、会蔓延,遇到这些情况是最难处理的。 我认为职场冷暴力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种疾病,非常难应对,也非常难解决。
“人”:就是说我们要分析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可以改变的情况还是一个很难改变的情况。
林宇轩:是的,正如美国圣雄甘地之前所说,“没有邪恶的个人,只有邪恶的制度”,虽然我们经常听到一个好人,在邪恶的制度下,也会做出一个扭曲的人。
所以刚才提到的问题看起来是人的问题,也可能是系统的问题。 如果这个问题只是个人的问题,虽然比较容易解决,因为你只需要和那种人打交道,而如果那个人已经带领了整个公司、整个行业的一帮人做出了这样的事情这的话,似乎就很难对付了。

《人物》:在书的最后,您提到了端秀,说一个公司的四星端秀就是“中奖、吃饭、省时省力、省钱”。表现”。 为什么有这样的意见呢? 是因为你快乐的尾牙经历少了?
林雨轩:应该不止一次了。 考虑到日本目前的情况,从六年前开始,薇娅的表现一年比一年夸张。 大约五年前,我自己就开始领导一个实验室,我的即用型工作消除了繁文缛节。
我在薇娅的时候肯定会选择晚上下班后的时间,不会占用你白天的时间举办聚会,但是我薇娅肯定不会有什么表演。 我会给每个员工发一个小红包。 我觉得这件事可以从我自己开始。 听起来像是一些琐碎的细节,而我相信这样的小细节似乎意义重大。
《人物》:大的意思是什么?
林宇轩:为什么我把薇娅的表演作为职场冷暴力的指标,因为我们知道没有人愿意表演,而表演本身就是一项非常耗时的工作。 像我以前工作的单位,薇娅演出前一两个月,很多人都要留在工作单位练习舞蹈。
比如我以前工作过的一个单位,这个单位工作经验3年以下的人都想表现,所以工作经验3年以上的老员工就在背后说坏话,说你应该表现得更好刚进公司的时候,薇娅只是同乐会,没有什么比表演更好的了。
或许从这起事件中就能看出端倪。 如果公司的尾牙有这样的心态——资深老手戏弄新人,那么你可以想象,当领导布置任务时,让下面的人打架,让下面的人拒绝,一定是纵容。 这种责任和最重要的环节就留给了新手。
所以我想你听到的薇娅不仅仅是薇娅的痛苦,还有公司的权益是如何由此运作的。
《人物》:你强调的很多情况我感觉我都已经爱上了,但如果不是你的研究直接指向这类问题,我并没有非常强烈的排斥。 读完你的研究后,我感觉自己的一部分受到了侵犯。
林宇轩:对啊,所以这就是我说的职场冷暴力。 让你感觉有点像所谓冷水煮甲鱼,不自觉地挤压着你。 可能一个公司是这样,后来很多公司都这样,然后整个环境都习惯了,默认了,这些才是最可怕的。
读懂“人物”《用中间人物讲中间故事》写作课系列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