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黑小友又回来了!
说实话小优我最近心里有点慌啊……
为什么?
全职妈妈兼兼职追剧迷的阮绵绵,
沉浸在唐晶和Andy苏明玉这对职场精英人物形象中,实在是不能自已啊!
想重返职场!
不过小优的担心或许有些没有必要。
在生孩子之前,阮绵绵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职业女性。
聪明睿智洒脱妈妈重返职场心态,精英知性温柔。
看着曼曼和但丁一天天长大,
重返职场的念头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
对于一位全职妈妈来说,重返职场是一次人生的回顾,更是一次重大的选择。
相信很多妈妈也面临这样的选择,我能做什么样的工作?有公司愿意录用我吗?就算找到工作,长期远离职场的我该如何适应人际关系、提升工作能力呢?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黑小友不仅采访了职场妈妈,还采访了她们周围的人:

Ada,公司 HR,重返职场的母亲
如今孩子长大了,我终于熬过来了。刚回公司的时候,真的很辛苦,晚上根本睡不好,还要早起哄哄孩子,睡个好觉简直就是奢侈。作为“HR”,这是一份“管人”的工作,上班不能放松,更不想表现出一丝疲惫。
朱先生 男 企业BOSS
作为企业经营者,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有时候很艰难:一个团队八个人,其中三个怀孕了。作为老板,当然希望他们能尽快复工;作为父亲,我也明白这有多难。所以有些话,说与不说,真的很矛盾。
小李 男 某国企市场部
如果我能的话我一定会帮忙的!
Sen Sen,银行出纳员,哺乳期母亲
我现在已经焦急万分了。消毒箱里的吸奶设备准备好了吗?蓝冰准备好了吗?吸奶“饭盒”齐全了吗?我的工作主要跟钱打交道。自从开始母乳喂养以来,数钱就成了一件煎熬的事。如果要吸奶妈妈重返职场心态,我必须去卫生间用洗手液洗手。为此,下一位顾客经常会敲着玻璃问:“人呢?人呢?”
对于一位全职妈妈来说,重返职场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挑战。
如果我能成为一名母亲,你还害怕什么?
重返职场的最大障碍来自于你自己。
生活是一个放下、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工作是体现家庭和孩子之外自我价值的绝佳方式。我们甚至可以成为母亲,还有什么不能做的呢?
好久没谈工作了,不管之前职位、薪资如何,回去之后可能又要重新爬上去。即便如此,也不要小看自己,而是要有信心去招聘市场,找猎头,写简历,去面试。重新开始又有什么坏处呢?我们不是和孩子一起又长大了?勇气,就是敢于面对现实。
摆脱年龄的虚荣和骄傲,把自己当成一个菜鸟;调整心态,适应90后甚至95后的步伐;不断学习,像学习做妈妈一样努力。

我们只是妈妈,不是职场的借口。
近年来,妇女权益的讨论一直持续,产假不断延长,福利也不断增加,棉棉特别感恩社会对女性的善意。
但作为一个有逻辑思维的成年人,我不禁会想:公司会不会排斥年轻的妈妈?同事们会不会因为我而多干活?我的工资和福利会和其他同事一样吗?对妈妈们的优待会不会影响她们的就业机会?
在职场上人人平等,没有任何借口,即使是母亲也不例外。
妈妈有优势吗?当然有!她们谦虚、细心、愿意付出更多。她们还能够承受压力、友善、积极主动。当我们成为妈妈时,我们比95后的年轻人更有信心、更有毅力、更愿意付出。这也是很多公司在已婚有孩子女性身上看重的一点。
给自己在职场上有安全感。
重返职场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个人选择而已。
但我们越想平衡两者、做好,时间和精力就越成为最大的制约因素。全职妈妈回归职场后异常忙碌也是很正常的,一方面担心陪不上孩子,另一方面又因为担心孩子而没有做好本职工作。
与其因为没能陪孩子而感到愧疚,不如想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陪孩子度过高质量的时光。大人轻松,孩子开心,一家人开心才是最重要的。做晚饭的时候教孩子健康知识,运动的时候让孩子养成运动的习惯。坚持做,慢慢做,和孩子一起养成好习惯。
想要准时下班,就应该把精力集中在上半天,减少因为工作效率低而加班。在一天开始的时候列一份待办事项清单,按照重要和紧急的四个象限进行排序。这样也能帮助平衡工作和家庭。理清日常任务,培养秩序感,会让你感觉充满力量。
当工作顺利、家庭和睦、孩子安全、健康、快乐成长的时候,我想到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一句话:“每个人都需要归属感和价值感,每个人都在寻求获得归属感、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不管是全职妈妈,还是在职妈妈,我们都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渐成为最好的自己。
可以保留,但不能放弃
你可以不谋生而生存,但你可以没有谋生的能力而生存
你可以回到家人身边或重返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