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一天,天下着大雨。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钱琳琳走出中央电视台大门,看到一个“驴脸”男子在躲雨。
她心地善良,便把伞递给他,说:你先去吧,我还没下班,不着急。
没想到,这把伞却带来了一段幸福的婚姻。
也是因为这把伞,让她遇到了张毅这样的好男人。
缘分就是这样,这么奇妙。
01.
1978年,张毅出生于“冰城”哈尔滨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教师。
虽然父母都是教师,但张毅从小学习成绩一直不太好,好在他虽然“调皮”,但却有一颗文学之心。
而且他从小就立志当一名主持人,初中时,张译和一位女同学相处得很好,无话不谈,有理想有追求,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虽然初中之后我们就失去了联系,甚至成为了陌生人,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当年的友谊。
即使在张毅的成功道路上,这位女同学依然是一位英雄。
高二的时候我报考了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尝试一下,没想到竟然被录取了,却在毕业前被拒签了。
他没能考上,但同城女孩薛佳凝却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
当时他通过一些关系找到了薛佳凝,上演了一出“花痴”般的场面,毕竟那个时候的薛佳凝已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童星了。
另一方面,张毅虽然没有考上北京广播学院,但这却给了他极大的信心,以至于高三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北京广播学院。
但由于北京广播学院在哈尔滨只有两个招生名额,已经达到录取线的他却被一名加分学生挤掉了。
由于没能考上北京广播学院,他还拿到了居委会开出的失业证明。
这就是命运,作为主角的张译又怎么能偏离呢?
两次考试失败,彻底击碎了张毅的“广播梦”。
他参加了两次考试,都及格了,但都没能考上,这对他的打击非常大,他在家里闭关了整整半个月。
看到儿子这样失落,父母很着急,经多方打听,才把儿子带到了哈尔滨话剧院。
老师看到张毅后,直言不讳地说:
“他站不稳,坐不稳,看上去就像一只愁眉苦脸的猴子。他不是一个好演员。”
张毅听了这话很生气,年轻气盛,直接反驳道,心里想,我以后可是神圣的播音员,怎么能这样呢?
张译并不想当演员,但是他没法说服父亲,因为父亲自费借了几万元钱让他进话剧团。
父亲已经这么做了,张毅纵然极度不甘,却也无法改变。
即便如此,他也只是打算这样无忧无虑地生活一辈子,却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这样生活了一辈子,甚至还成为了一名电影演员。
加入话剧团半年后,张毅观看了《头顶的天空》和《地质学家》两部话剧,精湛的表演、感人的故事情节深深地打动了他。
他第一次发现,戏剧原来可以这么感人,也让他感觉到,演员是一个如此神圣的职业。
从此他改变了得过且过的想法,一心一意学习表演。
02.
1997年,在老师的建议下,他开始去北京,成为一名“北漂”。
为了继续演艺事业,他选择报考艺术学校。
然而,那张“驴脸”却让他一次又一次遭到拒绝。
早在他在哈尔滨话剧院的时候顾晶简历,就有人说他长得丑,不适合当演员。
他很了解这一点,所以除了北京电影学院,其他学校他都尝试过。
起初,他去了解放军艺术学院,但那里的人告诉他,他患有脊柱弯曲和营养不良。
他甚至没见到张毅就被赶出了考场。
不气馁,转身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考场上,张译信心满满,侃侃而谈。
但他还是没能通过,老师没有打击他,而是拐弯抹角地问他:你考虑过学中文或者当导演吗?
虽然这句话说得有些委婉,但是张毅又怎么会听不出来其中的意思呢?
张毅不甘心接受不断的挫折,就如同人们说的他年轻无志一样。
一次次的受挫,就连张毅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不适合走这条路。
就在他濒临崩溃的时候,朋友给他带来消息:战友艺术团招人了。
于是他重拾信心,走上了演艺之路。
战友艺术团似乎没有给张毅太多希望,但好在也没有让他绝望,给他们留了一扇窗户:自费名额。
就这样,张毅自费加入了战友艺术团。
刚进班级的时候,张毅就因为绝对的“长相”,被同学们评选为“最丑三个男人”之一。
同学们还给张毅起了个外号:“驴脸”。
我们的长相是父母给的,我们没办法改变,或许唯一能改变的,就是我们的演技吧。
然而论起演技,张译就跟不上进步了。
一直以来,认识张译的人对他总是说一句话:形象差、演技差。
毕业后他留在部队,成为一名文艺兵。
其实叫他文艺兵是好听的说法,他只不过是个杂工罢了。
毕竟她的长相一直被人诟病,就连进了文工团,也不被欢迎。
张译虽然在剧团里并不受待见,但为了保证演出的完美,剧团始终没有给他登台的机会,只让他当个剧本监督,跑跑腿,打打杂。
为此他还去找过剧团的团长,但是迎接他的却是一句话:演戏等于找死。
即便是这么严厉的言辞,也没能让张译放弃进军娱乐圈的愿望。
因为在剧组混得不好,他到各大剧组去“推销”自己,可看到这张照片后,却都摇头叹息。
当你身处逆境的时候,你越坚强,越逆流而上,你的内心就会越强大。
03.
演艺事业并不太成功的张译,找到了自己的初恋。
两人有着共同的爱好和语言,私下里也一起讨论过很多表演想法。
但张译却没有得到展现才华的机会,而他的女友却有很好的资源。
张毅虽然是个驴脸的丑八怪,但他那股坚韧不拔的魅力深深吸引了女孩。
虽然文工团不允许谈恋爱,但张译还是和这个女孩偷偷开始了恋爱,他保密得很好,甚至利用一切机会“打游击战”。
因此,他经常被船长抓到,但从来没有被当场抓住。
当时的张毅以为自己很有能力,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退伍时,大队长也承认:我知道你当年躲在哪里……
尽管有船长的“推波助澜”,这段美好纯洁的爱情还是没有坚持到最后。
据张毅自己描述,当时女孩带着张毅去见了父母,结果女友妈妈看了一眼就直言:你长得不好看,像个会计,脸也像被人坐过一样,是不小心弄出来的。
当妈妈说这话的时候,女友正在旁边偷偷地笑。
结果第二年,两人就选择了分开。
虽然女友妈妈的话让张译自尊心有些受伤,但是他非常珍惜这份感情,每次回忆起来都很开心。
甚至后来,当他的女友有困难的时候,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去探望、照顾她。
2000年,文工团筹备拍摄话剧《尔娜突击》,该剧为《士兵突击》的话剧版。
话剧排练过程中,张译作为剧本监督,对剧本中的每一个角色都了解透彻,希望谁需要帮助,自己就能接手。
可是这个想法虽然好,但是最后却没有人下来,张毅也白等了。
不过,也是因为“空等待”,他认识了康洪雷导演。
担任了三年的剧本监督,他对《士兵突击》产生了很深的感情,为后来的《时进》埋下了伏笔。
回想起那些年,张译多年后平静地说:我把简历和照片寄出去快10年了,就是没人找我演戏。
然后就有一句无奈的话:投简历是我的工作,演戏已经不是我的工作了。
我已经演了十年配角了,但我还在寻找机会。
04.
2004年,等待多年的张译终于得到了机会。
康洪雷执导《农民工》,向张译伸出了橄榄枝,邀请他出演男三号。
张毅得知这个消息,兴奋不已。
要知道这部电视剧不但是康洪雷导演的,而且还是张纪中监制的,这可是件大事啊。
不过,剧团的导演古静也找到了他,邀请他主演电视剧。
面对康洪雷和古静,张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他给康洪雷打了电话,拒绝了。
要知道当时康洪雷可是比古静更有名气的,而且还有张纪中。
不过张毅在意的并不是这些,而是经过这么多年,这个团体终于认可了他。
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古静竟然被解雇了,而且给出的理由是:她(古静)选的演员是一个不会演戏的演员!
因为这件事情,在张译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叛逆”的他开始有了“退出”的念头。
随后,心灰意冷的他再次找到了《农民工》剧组的副导演。
出乎意料的是,虽然他拒绝了这个角色,但并没有被大家讨厌。
张译在《农民工》中虽然表现不佳,但是却被康洪雷发现,并对他十分欣赏。
康洪雷可以说是张译演艺生涯的引路人。
也正是在这一年,张译的女友遭遇车祸,受重伤住院。
得知消息后,他立即去了医院。
张译出现的时候,初恋还留下了一句话:你在这里,我累了。
她话音刚落,就变成了植物人。
看到这一幕,张毅也是泪流满面。
他经常去看望和照顾他的初恋情人,并时不时地呼唤女孩,希望她早日醒来。
甚至只要她叫一声,女孩的眼眶里就会流下泪水。
这也让张毅十分的开心,他以为这女孩是要醒过来了。
可惜,一切都是徒劳。
2005年,他偶然结识了胡玫导演。
当时胡梅就拍拍张毅的头问:“你多大了?”
张译:27岁。胡玫语重心长地说:记住,男演员如果到28岁还没出名,你就别想当演员了。
胡梅主任的话,让张毅十分着急,他自己也明白这一点。
05.
2006年,我从朋友那里得知,话剧《尔娜突击》要改编成电视剧《士兵突击》,导演就是之前认识的康洪雷。
当时这部作品尚在企划阶段,演员还未确定。
张译一听这话,顿时就来了主意,要知道顾晶简历,他对这部作品可是十分熟悉的,对剧情,对人物,都了解的透彻。
他原本希望有人在话剧舞台上病倒,但没有成功,于是他拿起笔写了一封3000多字的自荐信。
内容详细举例说明了他为什么适合饰演“许三多”这个角色。
不过康洪雷并没有顺着张译的想法,没有给他“许三多”这个角色,而是给了他一个配角“石瑾”。
虽然不是主角,但张译没有灰心,充满信心地对待它。
他还写了一封申请信,希望加入艺术团。
但看到张译这个相信“演戏就是死”的人,剧团领导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然而张译意志坚定,甚至转行,坚定了自己演戏的决心。
“时锦”虽然只有9集的戏份,但这个角色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石进退伍”那一场,就说明了一切。
这天,张译收到了调职获批的消息,崩溃大哭的石进也表达了张译最真实的情感。
从此以后,他不再是一名军人。
不仅有退役军人的真实情感,还有退役十年的临时演员。
张译在深爱的时候,不需要什么演技,只需要做真实的自己。
《士兵突击》一经播出,就掀起了一股热潮,不仅创下了各种收视率纪录,就连里面的角色也火了起来。
看过《士兵突击》的人都知道:没有班长石进的“永不放弃、永不抛弃”,就没有“笨”士兵许三多的“突击”。
十年磨一剑,张译终于闯了过去,虽然没能成为大牌艺人,但却积累了丰富的人脉和资源。
在他成名之时,他也遇到了自己的真爱:钱琳琳。
两人见面时的场景就如同开头说的一样,一把伞促成了一场婚姻。
借来还去之后,两个人就开始接触了。
同时,张毅还特意邀请钱琳琳吃饭,以表达自己的谢意。
那时的张毅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穷。
他承认了自己的尴尬,并请钱琳琳吃了一碗牛肉拉面。
不过因为张毅的真诚,钱琳琳对他倒是挺有好感的,毕竟她在央视接触到的人,基本都是富豪或者贵族。
当时,钱琳琳已经是一名离婚女子,其前夫正是象棋大师郑宏。
看来有共同的话题,两人聊得很开心,甚至还约定了下次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渐渐地,钱琳琳的善良也吸引了张毅。
即便钱琳琳是一个大他五岁的女人,而且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张毅依然没有嫌弃她,义无反顾地和她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06.
张译虽然凭借“石晋”这个角色在娱乐圈小有名气,但是却依然摆脱不了贫困。
尴尬的张毅也没有让钱琳琳讨厌他。
即使结婚后,两人也没有钱买房,只能租房居住。
不仅如此,甚至没有举行婚礼。
面对一个能陪你一起渡过难关、一起经历风风雨雨的女人,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也正是因为如此,尽管钱琳琳是个长相普通的再婚女子,张毅却对她一见倾心。
几十年来情况一直如此。
2008年,王宝强给张译打电话,邀请他一起看《集结号》,说有人想找他谈谈。
在《士兵突击》中,张译与王宝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时不时有交流接触。
但他不知道,这次旅行将改变他未来的命运。
到达现场之后,张毅见到了一位漂亮的女孩,两人非常友好的聊了很久。
聊了好久,张毅才知道她叫郭娜,还说,你跟我同桌同名啊。
结果女孩直言:是我啊。
这着实让张毅有些意外,他没想到这真的可以。
而且他的老同桌郭娜当时是华谊兄弟电影界的宣传总监,在她的游说下,张译加入了华谊兄弟,迎来了事业的春天。
多年后,谈及这段往事,主持人马东开玩笑说:这不叫跳槽,叫私奔。
此后的十几年间,张译主演了多部影视作品,塑造了一个个荧幕上的经典人物,成为一代影帝。
来自《我的队长我的团》《北京爱情故事》《辣妈辣妈》《鸡毛飞上天》等作品。
曾获金鹰奖最具人气男演员奖、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奖、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中国电视剧金狮表演奖等。
在电影领域,他凭借《红海行动》《一秒》《攀登者》《八佰》《我和我的祖国》等作品成为中国第六位亿万影帝。
曾经“长得丑、不红”的张译,最终凭借着自己的演技征服了无数观众,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影帝。
07.
在张译的事业步入正轨的同时,他的妻子钱琳琳却变得“霸道”。
他经常与张毅因一些琐事发生争吵、矛盾。
这让张毅很是头疼,毕竟他们两个的关系本来就没什么矛盾,而且一直都很恩爱,可现在突然就变了。
直到看到中央电视台的《心理访谈》节目,他才回过神来。
这之后,他对钱琳琳更加包容、理解,甚至把自己的钱全部交给了她。
最让钱琳琳感动的是: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会一如既往地对你好,我的爱永远不变。
在张毅的开导和温暖下,钱琳琳不再担心“婚姻破裂”,两人的关系又恢复了以前的恩爱。
2014年,张译的初恋不幸去世。
张译当时心里很难过,因为他在法国,很想回去看她,但是工作和时间都不允许,这成了他的一个很大的遗憾。
他对妻子也很坦诚,钱琳琳也非常理解和支持。
如今的张译就像是娱乐圈中的一股清流,几乎和绯闻无缘,不炒作自己提高人气和名气,只用演技征服观众。
结论:
张艺谋曾在采访中表示:我们不缺年轻帅气的演员,也不缺网红,什么都有,缺的是像张艺这样的好演员。
他有演技,但是没有流量,只有真正了解张译,才会明白他为什么不红。
混迹娱乐圈几十年的张译,用自己的清澈,打了很多人脸。
不要争斗,不要竞争,不要卷入流言蜚语,不要成为资本家的牺牲品............
好的演员就应该像张译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