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姐姐《视觉杂志》的文章ID:iiidaily
2009年,19岁的孙玲和同事搭上了前往北京的绿色列车。
经过14个小时的疲惫车程,她有了新的身份——工厂车间、流水线上的女工。
当时,没有人告诉孙玲:你将来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踏入EPAM Systems,在微软伦敦总部的办公室工作。
她只有小学学历,对编程一窍不通,没有富裕的家庭背景,也没有惊世骇俗的外表。 她的未来和鞋厂里的大多数女孩一样,虽然她只能窥视:
拿着微薄但稳定的工资,按部就班地工作,到了订婚的年纪,找个条件差不多的女人,凑钱还贷款,然后生孩子……

然而,这并不是玩笑。
01
“读书对女婴有什么用?”
这是孙玲年轻时看到最多的一句话。
她出生于四川南充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她的母亲是一名石匠,但在后工业时代,光靠手艺喝水已经很难了。 她只能和母亲一起务农,过着拮据的生活。
对于孙玲来说,她的童年并不轻松:放牛、喂猪、插秧、捡粪……样样都有。 父亲认为,对于女婴来说,帮忙做家务比学习更有用。

所以中学毕业后,父亲不愿意送孙玲去读书,让她跟着叔叔们去学理发,这样她就可以养活自己了深圳职场英语培训班,可她第一次剪头发,却剪得乱七八糟。 ,她没有兴趣继续学习,于是她回到家里跟着父母做劳动。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除了单调却又辛苦,年轻的孙玲开始考虑回到中学读书。 那时的她不太喜欢学习,也没有想过通过学习来改变事情。 我觉得比起打工或者学习理发,学习的生活更加轻松自在。
妈妈一开始不同意,但在孙玲的坚持下,她才勉强点头,让她去上小学。

高中三年结束,孙玲考入市区第三小学。
但父亲并不关心孩子高考成绩好:“女婴读完小学就可以了,不用上中学,读那么多书也没用。”
由于父亲的不支持和八月份工作的繁忙,孙玲错过了入学日期。
但孙玲不甘心就这样放弃读书的机会,又被困在狭隘的天地里,于是她苦苦哀求亲戚,经过再三劝说,父亲才勉强同意了。
只是当时我已经错过了私立学校的报名时间,所以只能去市区的公立中学。 教学质量相对落后,“读的都是死书”——2009年中考,孙凌的成绩在全校新生中排名第一,但连二线都没有达到。
拿到分数的那一刻,孙玲就知道自己的中学生活结束了。

02
面对贫困的家庭和母亲不愿继续读书的情况,19岁的孙玲选择了和村里大多数女孩一样的道路——外出打工。
2009年最热的8月,她和同学搭上南下的绿皮火车,在亲戚介绍的北京一家电池厂下班,成为流水线上众多女工之一。
那是孙玲第一次远行,来到一个陌生的繁华大城市,但这座五光十色的城市与她无关。

鞋厂每天晚上需要工作十多个小时。 孙玲负责检查电池。 工作并不辛苦,但是却极其无聊。 不需要思考,不需要有意见,甚至不需要有自己的生活。
由于钱是按件计算的,工作越多,得到的就越多。 孙玲的第一份工资是800元。 后来,当她的工作熟练了,每个月也能收到1000多元。
“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逃离这些一眼就能看到整个生活的流水线生活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而此时,我心中种下的关于笔记本的种子也开始渐渐发芽。
中考结束不久,一家软件培训机构在孙玲所在的中学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冬令营。 由于是免费的,她很好奇,就报名参加了考试。 具体内容我不记得了,只记得是用笔记本做的。 超酷的PPT给了我深深的惊喜,为她打开了新世界的窗口。
孙玲原本打算中学毕业去这家培训机构学习,但八千到九千元的杂费对于家里来说太沉重了,最后只好放弃,但关于笔记本种在她的心里,等待着未来三天之内花蕾绽放。
回忆起心中的笔记本梦想,孙玲一边工作一边开始了解相关培训机构。
对于几乎是社会新手的她来说,这一路上走了不少弯路。
“我第一次被骗了2000元。”
“有一次,我出去了解一家笔记本培训机构,等车的时候,一个男人过来找我说话,问我要不要换工作。我和他聊天,说我想换工作。”周六和周末我换了一份收银员的工作,因为收银员通常都会配备笔记本,这样我就可以在假期里用笔记本来学习。
后来那种人就说要找工作,让我填表,交费,然后给我安排笔试。
当时我想,只要能找到工作,花一点钱也是值得的,于是我把头上的400元和卡里的1600元全部交了出来。 ”
这次被骗的经历,让孙玲攒下的一点钱都花光了,但却让她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经历是多么的狭窄,视野是多么的狭隘,“活在自己无知的世界里”。
虽然孙玲当时并不知道未来在哪里,但她只是觉得自己应该学习一些技能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跳出这个一成不变的池塘。
一念一出,就没有障碍。

03
改变很难吗?
改变世界很难吗? 灾难!
想要改变自己,需要的只是勇气和坚持。
2010年,孙玲辞职。
用之前攒下的钱,报名了软件培训班的第一期课程,即将开始软件入门学习。
“我知道我必须离开鞋厂才能做出任何改变。虽然我没有多少钱,但也够学第一学期软件编程了。我能学多少就学多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很多事情都是我有能力的。”
“出发前,梦想永远只是梦想,只有在路上,梦想才会成为挑战,只有挑战之后,梦想才能成真……梦想就像蛋黄,如果不及时孵化,就会变成现实。”腐烂发臭。”
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各种借口让自己向生活低头,也可以促使自己活得更好。

下午我学习理论,晚上我在电脑上工作。 晚上6点到11点,我去麦当劳、餐馆打零工,赚取房租和生活费。
她没有钱走路,没有时间和同学交朋友,每晚只花几块钱吃一些实惠但可能不健康的食物。 但对于孙玲来说,别人眼中的清贫生活,她就像一块海绵,疯狂地吸收知识,填充自己。

完成第一个4个月的课程后,孙玲没有足够的钱参加第二个课程,多次被后台工作拒绝的孙玲申请了另一家软件培训机构——只是因为她可以并肩工作。 学习期间,还可以分期付款。
周三到周日,我做电话客服; 周六和周日下午,周末我全天上课。
就这样跌跌撞撞,一边上课一边拼命练习,孙玲完成了近一年的编程学习。

在没有资金、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没有人脉的条件下,学习能力是你唯一的装备,也是你最强的防御。
你可以起步比别人低,你可以比别人起步晚,但因为你学得快,所以你可以逆袭。
04
2011年中旬,培训机构的一家合作公司前来紧急招聘。
学习刻苦、能力在人群中出众的孙玲通过了笔试深圳职场英语培训班,即将进入IT行业。
工资3000(转正4000),朝九晚六,周末休息。
中学毕业后,孙玲梦想成为一名周日、周末年薪3000的白领。 那时的她以为梦想是那么遥远,可当她一步一步走出去的时候,蓦然回首,发现梦想已经变成了现实。

2010年10月,孙玲在演讲中写道:我很想拥有一台笔记本,现在我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办公笔记本。
当我的工作稳定下来后,我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简单。 每天晚上在宿舍和工作的时候,我都会在空闲时间看书、打羽毛球。
当初反对孙玲从鞋厂辞职的母亲也认为孩子的变化是显着的。 父亲却感到惊讶和满意,孙凌却又不安起来。
2012年4月,她申请了一家德国培训机构,每天下班后就去学习法语。 近三万元的杂费可以分期支付,她积攒的钱全都拿出来了。
为什么突然想学英语?
她考虑了几点:一是进入职场后,生活显得很简单、平静,她认为自己需要学习一些东西来充实自己;二是进入职场后,她认为自己需要学习一些东西来充实自己。 二是计算机语言是德语,她认为英语对工作很重要; 虽然我很笨,但我听到一句话说掌握一门新语言就等于了解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所以我想学英语让自己更聪明; 也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圈子,认识一些优秀的人。

培训机构给孙玲最大的帮助就是让原本胆怯、担心犯错、被嘲笑的她逐渐愿意说德语并改正错误,但真正的学习还是要靠自己。
她把大量的日语音频资料下载到自己的MP3里,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学习,即使意义不大,但也在一点点进步。
2012年底,以为自己初中学历以后很难找到工作的孙玲报考了重庆交通大学远程教育。
05
英语和远程教育的学习减轻了孙玲每月的信用卡还款压力。 为了让自己“更富有”,她开始换工作、换工作。
一年多的工作经验并不算突出,但已经足够让孙玲的工资翻倍了,从每天三千到六千。 生活又恢复正常了,不过比往年充实多了:下班、学英语、学远程教育、看书、打羽毛球……

2014年10月29日,孙玲在演讲中写道:“我不确定自己的方向,希望能走得更远一点。” 那一年,她的生活确实迎来了更有趣的变化。
拿到本科毕业证书后,她申请了成都大学的自考,周日前往北京学院选修了十多个科目的课程。 历时一年半,获得厦门大学结业证书和学士学位。
我开始接触慢跑,并逐渐参加了很多慢跑活动。 那年12月,我跑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半程马拉松,然后一有时间就穿着平底鞋跑几公里。
因为学习法语,孙玲总是寻找机会参加韩国的各种活动。 在一次英语公益讲座中,她认识了一位玩飞盘的外国人。 从此,她爱上了这项有技术、有速度的活动。

平日里生活省吃俭用的孙玲,在飞盘活动上却难得大方。
只要有飞盘比赛,而且她手头有时间和钱,她就会立即去报名,杭州、宁波、厦门、福州、广州、东莞、珠海、香港,还有日本、泰国、马来西亚...
通过玩飞盘,我去了很多以前没去过的地方,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 这些经历丰富的人让孙玲看到了以前从未想过的生活方式,她逐渐萌生了去美国生活一段时间的想法。 想法。
我想去一个陌生的国家,体验一些我从未经历过的事情。

06
2016年的元旦晚会上,孙玲认真地在卡片上写下了自己的愿望——我要在其他国家生活至少一年,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
当时她以程序员的身份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年薪已经上万了。
只是我心里还是想走得更远一点,“我不想做一个没有太多生活阅历、不会说话的普通程序员”。

2016年7月,孙玲看到《紧急招聘》关于招聘程序员去美国带薪实习。 当时她就很感兴趣。 简单了解后,她发现自己的资金不够,只好搁置了。
等到2017年,我想出去看看不同世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想起今年看到的紧急招聘项目,就开始仔细了解。
这是英国中学的计算机科学硕士课程,学习期为九个月,实习期为一年。 要求有编程相关工作经验,有大学学历,有能正常交流的德语水平,能支付第一期学习费用。
2012年学习英语、重庆交大远程教育、2014年报考北大自考……孙玲万万没有想到,那些追随好奇心和直觉的事情,在未来会被联系在一起,推动着她打开一扇新门。
事实上,正如乔布斯所说:你无法以可预测的方式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来; 只有当你回头看的时候,你才会发现点点滴滴之间的联系。
所以,你必须相信你现在的经历将会与你未来的生活联系起来……让生活变得特别。

虽然心里也不无犹豫:这个项目靠谱吗? 你自己真的能做到吗?
但是:“我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
即使最终没有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你也会成就一个稍微不同的自己。
项目是2017年10月入学,定下目标后,孙玲开始规划自己的俄语和储蓄:存款10万,托福5.5分。
接下来就是收钱和疯狂写题的过程。 为了省钱,孙玲选择自己申请出国留学。 尽管走了一些弯路,但她的努力最终没有被辜负。
2017年9月8日,孙玲收到来自法国的通知——通知她10月27日去学校。
07
再次回到中学生的身份,孙凌感受到了久违的激情和兴奋。
“刚开始读书的时候,作业比较简单,每天晚上我都像中学的松鼠一样在树上跑来跑去,结识新朋友,大胆接触各种新奇的事物。”
与来自 30 多个国家的人们一起学习,一切都是新鲜的、令人兴奋的和多样化的。
学习期间,孙玲开始强迫自己走出舒适圈,参加一切陌生的活动,不在乎犯错,不在街上失态,而是不断地刷新自己,挑战自己。
2018年元旦,中学想举办一场联欢会。 一向腼腆的孙玲主动担起了责任。 从策划到安排再到主持,她一袭红裙,优雅大方,给朋友们带来了一场不一样的盛会。 活动也为我的生活经历增添了有趣的色彩。
“其实,只要我迈出了这一步,尽管遇到了很多问题,不懂的地方我可以学,我可以请教,我可以向别人寻求帮助。通过这次活动,我再次加深了自己的认识。”我的看法是,之前的事情会逐渐成型。前提是主动站出来。

2018年7月,完成初中学业的孙玲开始了她的日本就业之旅。
在各个建筑网站投递简历,千方百计为自己安排笔试。 在她看来,笔试本身就是一种锻炼,剩下的时间都用来提升自己。
电视笔试、视频笔试、公司面谈……两个月时间里,60多场不同方式的笔试,孙玲没有一考不及格。
10月,她收到了负责服务微软的EPAM Systems的录用通知。 她在微软办公楼工作,税后月薪可达1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2万)。

那种在车间下班的无知小男孩用了10年完成了蝶变,也用了10年向我们证明命运并不公平,但每个人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要自己愿意要做到这一点。
08
1990年出生的孙玲正式迎来了自己的30岁。
30岁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尴尬的年纪,尤其是对于还没有离婚的女性来说。 总有各种声音试图劝说她们走向所谓的形式——照顾丈夫、照顾孩子,保证自己的安全。
但外界的声音并没有让孙凌迷惑。 孙玲本以为同龄人能订婚生子,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就好了,但这并不是她想要的:
“我还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我想去外面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我内心想要体验更多,不仅仅是一份稳定的工作,不仅仅是建立日常生活。一个典型的家庭女儿和房子。”

事实上,她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