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煤田曾是中国“五大煤矿”之一,也是全国深井煤炭开采最大县。 但随着煤炭产量的增加,因采煤造成的沉陷区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2000年至2016年,整个淮南煤田有近10个西湖大小的农田和村庄(约65.3平方公里)因采煤沉陷而沉入水下。
这些采煤塌陷区水域均分布在淮南煤田大型生产矿井周边,近80%的农田面积被淹没。 图为凤台县大李家庄塌陷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2015年提出观点:“如果把煤矿开采塌陷的积水区连接起来,建成一个大型平原水库,那么经过一个世纪的开采,平均水库蓄水深度将达到20米,库容将超过100亿立方米凤台顾北煤矿,到2050年,位居我国五个最大淡水湖第四位。
丰台县大李家庄因采煤塌陷。 村里所有的人都已转移到安全的住所。 一个人蹲在自己以前的房子里,看着浩瀚的水面发呆。

煤矿周围的很多村庄都是这样。 一些低洼地区被湖泊覆盖,村庄不再适合人类生存活动。
图为一座曾经属于富裕家庭的庄园。 入口横梁上刻着“幸福家园”四个字。 现在整个庄园都因为湖而废弃了。
沉陷水域问题只是煤炭开采造成的地质灾害的一部分。 煤矿开采引起的沉陷还会造成房屋裂缝、倒塌,以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损坏。 图为塌陷区域的警示牌。
煤矿塌陷区鸟瞰图。 黑色部分是古北煤矿的料场,旁边是正在被淹没的村庄。 环顾四周,四周已经是水了。

在丰台县王庄,留守村民正在春耕。 500米外,沉陷区的湖泊正在日益逼近。 村民表示,如果按照这个速度进展,这片水田很可能就最后一次开垦了。
在靠近张集矿区的丰台县煤矿沉陷区,一些农民仍然坚守着自己的耕地。 不远处,被彩钢栏杆隔离的下陷区正在一点点逼近。
沉陷区水位越来越高,一些高地甚至成为“孤岛”。 村民们必须使用木船和浮桥来种植蔬菜。
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从某个角度看,可以看到湖中央的电线杆还露出一点“头”,就像一个溺水者在临死前挣扎。
沿着凤台县省道向北走,可以看到村庄旁边有很多新的塌陷定居点。 从远处看,这些社区的建筑造型和层高与城市中的现代社区没有什么不同。 搬到这里的村民还保留着村里的生活习惯。 小区绿地全部是菜地。 每天下午3点以后凤台顾北煤矿,新居民就会提着水桶和铲子出来浇水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