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郎老师,一个陪你学习历史的工科男孩。
朱德总司令是我军年龄最大、资历最高、最重要、最稳定、最有威望的元帅。 作为一名从旧军队走出来的将军,他的婚姻感情也很有代表性。
朱先生的第一次婚姻发生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他到云南武术馆学习时。在云南的一所武术学校上学时,朱先生认识了战友的妹妹肖菊芳。 萧氏家族是一个积极倡导维新运动的知识分子家庭。 肖菊芳是一个思想进步、不缠足的女孩。
在战友的帮助下,1912年秋,26岁的朱德与28岁的肖菊芳结婚。 1916年,朱德率袁护国军队北伐,留下怀孕的肖菊芳在云南抚养孩子。
肖菊芳思念朱德,不顾路途艰辛,雇了轿子,决定去泸州会见朱先生。 在这里,他们的儿子朱奇出生了,一家三口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然而,由于肖菊芳产后要照顾家庭,当时她就得了中医所说的发烧。 后来病情复发,肖菊芳终于崩溃了。 三年后,萧菊芳去世(另有说法是孩子不满一岁时就去世了)。
1919年6月24日萧菊芳去世后,朱先生为她写了挽联:“我们提案时,我们像眉毛人一样,自称是天下甜心;当我们提出案件时,我们像眉毛人一样,自称是天下甜心;微笑远离尘埃,我们在天堂依然是仙女。”
此外,朱先生还写了七首“悼诗”,每一首都真挚催人泪下:“匆匆的婚姻结束于乱世,不忍回首失去婵娟。满是子弹和子弹,你担心害怕吗?”
朱先生的第一任妻子肖菊芳去世后,朱先生的朋友们看到朱先生工作繁忙,又要照顾孩子,都想给朱先生介绍一个家庭,让他可以专心做国外的事情。事务,无后顾之忧。 。
后来,朱先生的下属陈平辉把他介绍给了他21岁的表弟、朱先生的第二任妻子陈玉珍。 她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那就是革命老战士孙丙文的侄女。
两人结婚的具体时间不详,但在1917年至1919年之间。具体有两个节点:第一任妻子去世前和去世后。
但两人结婚后,陈玉珍将朱琪视为自己的孩子,悉心照顾,让一家三口十分温馨。 朱先生不再有任何顾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去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
1922年8月,朱先生远赴德国寻找真理救国。 与朱先生一起出国的是四川开江女中的一位会说英语和德语的老师,也就是朱先生的第三任妻子何志华。 关于两人结婚的时间,并没有准确的说法。 有两种理论:1920 年或 1922 年。
朱先生的整个留学生活都是在何志华的陪伴下度过的。 当时,陈玉珍正在四川老家。 1927年朱先生到达南昌后,才带着陈玉珍在南昌生活了一段时间,起义前被送回四川。
两人在国外朝夕相处,却未能加深感情。 1926年6月,何志华在苏联生下朱先生的女儿朱敏。 女儿出生后不久,朱先生奉命回国指挥部队。 何志华原本看重的是朱先生的地位和金钱。 当朱先生对革命绝望时,留在苏联的何志华选择与朱先生分手朱德妻子陈玉珍简历,转嫁到别人身上。
南昌起义后,朱德率领起义军转战湘南。 1928年春,在大家的帮助下,他与湖南耒阳市妇联主席吴若兰结婚。
吴若兰和毛泽健(毛主席的妹妹)就读于湖南省第三女子师范学校。 她不仅是一位文笔出众的女学者,更是一位双手持枪、瞄准目标的神枪手。
新婚不久,两人就一起踏上了井冈山之路。 朱先生与吴若兰感情真挚。 吴若兰曾为朱先生制作一双鞋,并赋诗一首:“莫以衣冠英雄,甘为人民受苦。革命路漫漫尘埃,唯有如此”。你有鞋就可以上路了。” ”。
这段志同道合、令人羡慕的爱情并没有持续多久。 结婚第二年,已经怀孕的吴若兰为了掩护朱老板不幸被捕。 吴若兰遭受酷刑朱德妻子陈玉珍简历,不肯屈服,最终被敌人杀害。 敌人还把她的头挂在长沙城门上示众。
朱先生为这段志同道合的婚姻投入了很多情感,他对吴若兰的爱是真挚的、毫不掩饰的。 朱老板爱兰只是为了纪念已故的妻子吴若兰。 朱先生的许多与兰花有关的诗几乎都表达了他对吴若兰的思念,甚至是几十年后的思念。
吴若兰去世后,朱先生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 为了帮助朱先生尽快走出悲伤,也为了让朱先生的生活有人照顾,朱先生有了生活上的靠山。 在大家的帮助下,朱老师和康克庆走到了一起。
康克庆可不是普通人。 那个时代能上井冈山的,都是思想超前的人。 朱先生向她求婚,但康克庆并没有立即同意。 相反,他提出要求,必须让朱先生打赢这场仗,两人才能结婚。
于是长汀之战就成为了两人婚姻的见证。 一战歼敌两千余人。 吉兆也保佑婚姻圆满成功。 毛主席称赞:“稻谷一半好,福气一半老婆”。
四十多岁时,朱先生终于与自己的终生伴侣结婚了。 两人于1929年结婚,共同生活了47年,直至朱先生去世。 他们一起变老。
从失去妻子到找到志同道合的终身伴侣,朱先生经历了一切磨难。 朱先生本人也从旧军队的一夫多妻观念,成长为坚定的一夫一妻制观念。 朱先生的婚姻经历也成为他人生经历的一个小写照。
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想让更多人了解老一辈的故事,请推荐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