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职场到底有多严酷? 今年春天,一档韩国综艺节目向我们展示了职场新人面临的真实挑战。
剧中,八名法学院学生在一家真实的律师事务所实习。 10个题目测试,律师在实际工作中可能涉及到的所有环节,8个人都要经过。 实习期满一个月后,表现最好的两名实习生即可正式加入公司,竞争非常激烈。
会场气氛始终紧张。 虽然是综艺节目,但压力却非常接近真实的职场。 面试阶段,很多实习生都被很多资深考官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
各科考试的排名波动较大,一个小细节都可能影响排名,所以实习生在任何方面都不敢大意。
真正工作的节奏比在法学院学习要快得多。 有些学生明明在学校成绩优秀,但在实际练习中却进步缓慢,常常无法完成任务。 就算快哭了,也只能默默加班。
日常生活中,职场是人们容易产生各种情绪的地方。 参加无聊的会议让人感到无趣,周末休息时在微信群里一直被cue又烦又无奈……看似这些都是小事,但它激起的小情绪却是真实的。 我们在后台收到了类似的消息:
“公司有规定,早上迟到5分钟扣5元,10分钟扣15元,半小时扣50元!我赶到公司今天,还有好几个人在排队,轮到我的时候,时间卡突然跳到了8点01分……夏天跑得满头大汗,就这样结束了,所以郁闷!上个月被扣了500多块钱,这个月又要重来了,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情绪让人恐慌,影响工作,所以我来求教处理情绪的小窍门在办公的地方!”
在职场中,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情绪和压力,但人们对职场情绪和压力的体验不同。 工作压力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主要原因是什么? 作为专业人士,您如何调整心态并积极应对? 我们特别推出了本期职场压力应对指南,希望能帮助大家科学应对职场情绪,走出困惑。
01.职场人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压力?
当自嘲成为日常时,我们可能很难意识到自己在职场上是否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当我们承受太大的压力时,我们的身心会出现一些症状,例如:
如果上述大多数迹象符合您目前的情况,那么您可能正在经历更大的工作压力。
职业压力是普遍存在的吗? 我们对KY粉丝进行了一次小调查,总共恢复了347条有效数据。 其中,51.87%的人表示经常感受到职场压力,16.43%的人几乎每天都感受到职场压力。
62.28%的人感觉近一个月工作压力较大,甚至影响了生活。
大家的职场压力主要来自哪里?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工作没有成长”、“工作量大、节奏快”、“工作权责不明确”是受访者最常勾选的三个问题,“公司内部晋升困难”和“岗位定位”是受访者最常勾选的三个问题。 “与自身能力不匹配”也是压力的一大来源。 由此可见,我们大部分的职场压力都来自于阻碍我们自身发展的压力源。
工作压力存在性别差异吗? 数据显示,认为自己“从不”和“偶尔”承受压力的男性(40.39%)明显多于女性(21.02%),而认为自己“经常”承受压力的女性(55.25%)则要多得多。 男性(32.69%);
另一方面,与男性(32.69%)相比,更高比例的女性(50.85%)表示她们在工作场所“压力更大”。
总体而言,接受调查的女性比男性经历更频繁、更严重的工作压力。 刻板印象告诉我们,男性在职场中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 至少在粉丝中,这种刻板印象与现实不符。
我们的调查还发现,近60%的人因工作压力而影响了身心健康; 55.56%的人有抑郁、焦虑、暴饮暴食等症状。 超过30%的人使用不健康的方法来暂时逃避工作压力,例如消费、吸烟或过度饮酒。
需要注意的是,工作压力并不会因为下班或短暂休假而消失。 如果我们未能主动应对并且压力源持续存在,它可能会失控,进一步影响我们的身体、精神和整体健康。
02.为什么应对职场压力特别困难?工作需求和决策权无法控制
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罗伯特·卡拉塞克提出了控制需求模型来解释为什么人们会因工作压力而过度劳累。 卡拉塞克认为,职场压力来源可分为两个维度:工作要求和工作决策权。
研究表明,当工作要求很高但员工参与决策的个人权力较少时,员工会承受特别高的压力。
在大多数企业中,岗位要求的数量和决策权限的分配超出了员工的控制范围,与企业文化和运营方式密切相关。 换句话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预测公司的某个职位是否会处于容易产生职场压力的区域。 这使得处理工作压力成为一个难题。
工作压力和个人危机重叠
如今,随着职场侵入我们的私人生活,我们越来越难以拥有足够的私人时间来缓解工作压力。 甚至有时,私人生活似乎与工作竞争,夺走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当职场压力大时,很多职场人士会选择压缩个人生活,花更多时间解决工作问题。
此时,我们可能太忙而无暇处理个人或家庭危机职场压力的来源,例如租金问题、父母需要照顾或亲密关系冲突。 这些个人和家庭危机反过来会影响我们的职场表现,进一步加剧职场压力,形成恶性循环。 最终,来自职场和生活的压力就会溢出,让个人陷入两难境地。
03.如果你在职场感到压力大职场压力的来源,如何调整心态?
为了了解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适应职场压力,我们采访了一些经历过压力时刻的专业人士,并从中获得了一些见解。 让我们看看他们的故事如何激励我们:
01
“调整心态的关键是变被动为主动。”
老马,30岁,男,新媒体编辑,工作3年
刚参加工作一年多,一位同事突然辞职,工作暂时交给了我。 我的工作量突然增加了一倍。 老板说马上招人,让我“坚持住”,但两个月过去了,还没有新人来。
工作带来的沉重压力逐渐侵蚀着我的生活。 我开始睡眠困难、缺乏活力、闷闷不乐。 最后,我决定辞职。 交接后不到一个月,我开始我行我素,因为我没有顾忌,心里不再保留任何意见。
有趣的是,这个月我的工作量并没有减少,反而整个生活变得轻松了。 这种变化让我意识到,以前的我,无形中把自己置于了被动接受者的位置。 我不知道如何用更积极的态度来为自己争取和斡旋。 我就这样一直忍着,忍着,终于忍无可忍了。
后来,当我在新的工作中感到压力时,我开始调整心态,变被动为主动:我能优化我的工作方法吗? 我现在的工作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吗? 我是否需要向老板争取更多的人性或个人利益?
这样的思考过程让我跳出了原来的困境,面对更本质的问题,专注于解决问题。
02
“人们实际上可以允许自己失败。”

胡胖子,30岁,女,戏剧人物设计,从业9年
事实上,压力并不是单一事件造成的,而是多种事情突然叠加造成的。 去年,我的两部戏剧的首映恰逢我自己的婚礼。 两剧首演前同时出现问题,工作积压。 结果我根本没有精力去跟进婚礼的筹备工作。 我全靠婆婆帮亲戚办喜事。
那段时间,我感到无比的无力,也很自责。 我觉得我什么都尽力了,但最后什么都没有做好。 我为我周围的人和我自己感到难过。 同时,我也非常着急。 我担心我以后找不到角色,我的婚姻也不会顺利。
事实是一年过去了,虽然行业不好,但我还有工作,赚钱,婚姻生活还在继续。 当事情搞砸的那一刻,人们总是会想到很多不好的后续场景。 但从大局来看,一两项任务没做好,并不意味着灾难。
人们实际上可以允许自己失败。 最坏的可能性,就像奇迹出现的可能性一样,是极小的。 如果你明白这一点,你就会感到压力减轻。
03
“有些压力来源你是无法改变的,只能自己寻找出路。”
Zoey,29岁,女,消费电子行业产品经理,从业7年
我在这家公司已经四年了,之前的表现一直都很好,原来的领导也对我评价很高。 去年年底,公司架构进行了调整,部门领导进行了更换。 手上的项目莫名其妙的减少了一半。 后来我发现,新领导不愿意聘用女员工,认为女人比家庭重要,难免不能兼顾事业,所以只好多招几个年轻男性。
我当时就觉得非常委屈。 我的公公婆婆通常在家照顾孩子。 说实话,我不敢因为家庭的事情耽误工作。 而且,当新领导人上任时,过去的表现有多好并不重要。 那时候我每天都很郁闷。 我做得太多,也犯了很多错误。 我只是去上班、钓鱼,但我不愿意这样做。 我觉得这会浪费我自己。
因此,当新产品事业部扩大招聘时,我毫不犹豫地申请了调岗。 虽然新部门的未知数较多,但我宁愿寻求改变,也不愿坚持下去,这样还有晋升的机会。 有些压力是你无法改变的,你只能自己寻找出路。 必要的时候,改变一下环境,会给你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这些受访者向我传达了一个共识:确实,我们无法控制公司环境、突发事件等外部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承担这种负担。 调整心态,就是“我能”:我可以改变态度,变被动为主动; 我可以放手,允许自己失败; 我可以冒险并改变环境来寻找新的改进空间。
04. 应对工作压力的秘诀有哪些?
心理调整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同时,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实用技巧,帮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缓解职场压力。 下面我们参考APA的专业内容,为您总结了3个小技巧:
提示 1:了解并跟踪您的压力源。
在什么情况下你会感到压力特别大? 那你怎么了? 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反应如何? 您可以用 1 到 2 周的时间将这些问题的答案写在日记中。 这样做可以让您了解压力源以及您在压力情况下的反应。
提示2:做一些健康的减压活动。
有许多健康的减压活动,其中一些可能非常耗时且费力。 如果你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你只能做以下三件事:
A。 做运动。 尤其是瑜伽,不消耗过多的体力,还有助于恢复身心平衡;
b. 改善睡眠卫生。 睡觉前,养成不看电脑、不看手机的习惯,并将电子产品放在床以外的地方。
提示3: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选择愿意倾听你、陪伴你的家人或朋友,并在他们的帮助下找到适合你的放松方式。 如果你徘徊在陌生的城市,朋友很少,你也可以选择一些网上兴趣社区来结交新朋友。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是因为压力太大,才感觉生活阴云密布。 其实,真正让我们感到不满的并不是压力本身,而是我们对压力的反应。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够帮助大家自觉了解自己职场压力源,积极调整心态,缓解日常压力,让职场生活少一些焦虑时刻,多一些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