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育儿理念的普及和幼儿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妈妈加入了全职照顾孩子的“大军”。 和我身边很多妈妈一样,在确认怀孕后,她们选择了在家分娩,并开始了解怀孕期间的各种母婴知识和育儿理念。 孩子出生后,要科学喂养。 上幼儿园之前,全职照顾宝宝,就是给孩子提供最安心的陪伴。 也有一些妈妈在怀孕期间坚持工作。 生完孩子休产假后,她们面临着是陪娃还是上班的纠结选择。 权衡后,他们返回工作场所。 琳琳和佳佳就是这样的两个母亲。
琳琳的故事:
琳琳身体不好,自从得知自己怀孕后,她就一直在家等待生产。 生完孩子后,坐月子期间,母亲帮忙照顾。 后来老人身体不好,孩子5个月大时才回家。 从此,琳琳就成了一名全职妈妈。 一开始,琳琳经常向我们抱怨:我是一个新妈妈。 结婚前,我要挤出时间学习育儿知识,做各种家务,照顾宝宝。 我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 琳琳还说,有一次她来例假的时候全职妈妈 职场,身体感觉不舒服,想让丈夫早点回来,但丈夫却说要加班。 “我去吧,你知道吗,我真不该这么早生孩子。”琳琳常常遗憾地说。
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明白做一名全职妈妈有多累。 记得曾经读过一位父亲的养育孩子日记。 可以说,把一个全职妈妈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坚持了一个月的全职爸爸生活后,接下来的十天确实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一种强烈的失落感笼罩着我的心。 面对孩子目前与愿景相去甚远的现状,以及未来如何走的迷茫,我深深怀疑自己的选择和能力。 无助感摧毁了我的自信心。 这种自我否定的感觉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抑郁的感觉。
佳佳的故事:
佳佳在生完孩子并哺乳6个月后选择重返工作岗位。 对于嘉嘉来说,她能够在职场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早上7点起床,嘉嘉给孩子喂了饭后就去公司,晚上8点左右才到家。 宝宝很不习惯这么长时间见不到妈妈,所以嘉嘉一回到家,宝宝就不想让别人抱她。 回到家,我要伺候宝宝,吃饭、喝水、照顾他、照顾他、哄他睡觉。 周末,爷爷奶奶通常要打扫卫生,处理各种家务,所以照顾孩子的基本上都是小两口。

另一位闺蜜的爷爷奶奶孩子上幼儿园后就回去了,每天都要自己接送孩子。 丈夫和妻子白天都工作。 早上爸爸给宝宝洗澡送他上学,晚上妈妈接他回家。 接起宝宝后,妈妈还要洗衣服、打扫房间、给宝宝做饭、带宝宝洗澡、吃完饭陪宝宝睡觉。 当天的行程安排也相当紧凑,没有空闲时间。
职场妈妈白天要处理公司事务,面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完成自己的职责。 下班回来,你需要立即转型,成为孩子的妈妈,照顾孩子的起居,与孩子互动,承担起母亲的责任。
全职妈妈和上班妈妈谁更累?看看大家都怎么说
网友A:全职工作更累。 我曾经全职工作。 我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待遇比保姆还差,每天都被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控制着。 现在想起来,几乎不忍回头。 我真的不知道我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我宁愿去上班。
网友B:职业妈妈的压力可能更大。 我从事设计工作,每天都要面对老板各种无理苛刻的要求,以及客户反复提出的修改建议。 回到家,就要面对宝宝的无理取闹、哭闹,我的心情常常濒临爆发。
网友C:其实我不能说谁更累。 作为一个女人并不容易。 怀孕和分娩已经是一场地狱之旅,结果只是一个开始。 母亲在未来的育儿路上注定要付出更多。 如果宝宝的爸爸能理解妈妈的难处就好了,不然就更难了。 一位全职妈妈整天侍奉着“小祖宗”,根本没有喘息的时间。 职场妈妈白天远离孩子的喧闹,有一个缓冲阶段,这样下班后面对孩子的心情才会更好。
网友D:生孩子之前,我是一个佛系女孩。 产后看看吧哈哈,少林武僧也差不多。 作为一个全职妈妈,我的少女心就留在了产房里,根本没有带出来。 现在我只有困、累、郁闷、郁闷。
日本有一个很流行的心理测试,测试受试者对哪些事物更关注。 但反映一个全职妈妈的生活一点也不夸张。
如果您现在在家:

宝宝开始哭
你想去厕所
电话响了
门铃响了
你发现卫生间的水龙头没有关...
全职照顾宝宝,除了宝宝睡觉的时候,总是很紧张。 妈妈每天都要担心宝宝的健康、营养、行为、早教、精神状态。 一年 365 天、一天 24 小时、全年无休。 上厕所、吃饭或睡觉时,宝宝总是第一位的。 即使我晚上睡不好,白天我仍然要照顾我的宝宝。
曾经有人做过调查,发现对于一个带着三岁宝宝的三口之家来说,妈妈的工作量相当于雇一个保姆、一个专职司机、一个幼教老师、一个保洁阿姨。 如果把这些费用加起来,一个母亲的年薪高达15万元。
全职带娃很累,但职场妈妈的生活也不容易。 尤其是妈妈们,家务事都得自己一个人做。 每个人的一天只有24小时。 除去7-8小时的睡眠时间、8-10小时的工作时间、1小时的通勤时间,剩下的时间只有5-6小时。 在这几个小时里,我要处理家务,处理个人琐事,还要花时间陪宝宝。 因此,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时间是宝贵的,如何高效利用时间更为重要。
无论是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没有人比另一方更容易。 成为母亲本来就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每个母亲都有自己的价值。 社会和家庭都应该对每一位母亲的价值给予应有的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