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修简历 出名要趁早,别人的20岁如何,你呢?

类别:简历技巧 时间:2023-10-11 浏览:
当时想过是读博还是换个专业读个硕,偏商科或管理啥的。后来有人问我,为啥转行到咨询,我一律都说,是为了规避中年危机。由于实在太想从研发转型,所以接下来的三个月,我几乎是以背水一战的偏执狂精神在准备。进公司后,听到很多同事讲他们随便写一写简历,随便面一面

简历离职_简历说辞_辞修简历

辞修简历_简历说辞_简历离职

标题图片:来自 Sebastian Voortman。

这是《奴隶协会》第1178条。 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作者授权,不欢迎其他公众号转载。

作者:瓜美江,女理工博士,后转行企业管理咨询,现居德国,闲暇时写写护肤品,谈人生理想。

我实在受不了这些话:“出名要早”、“别人二十多岁呢,你呢”等等,我差点就信以为真了。 时不时的想起,时不时的提醒,让我感到担心、焦虑、自卑。

后来,我长大了,三岁了。 虽然我还没有出名,但是我却变得越来越厚了。 我脸皮变厚了,渐渐的不再愿意听风听雨了。 我渐渐开始怀疑别人说的是否属实。 那么今天我就真诚的吐槽一下,也给1x和2x一些希望:出名好不好? 一定要早点做,你要学会尊重自己的节奏。

人们可以越来越有摇滚精神地生活。

辞修简历_简历离职_简历说辞

来自 Unsplash

并不是说过了30岁就得开始每天回忆青春,祭奠理想,吃饭等死。 激动人心、欢乐的日子就在眼前,你都忙得无事可做,哪有时间去回忆呢?

我不打算在这里讨论“出名”的目标是否正确——否则就会涉及“什么是成功”、“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同”、“东篱下采菊,算不算成功” ?” 很多很麻烦的问题。

成名的途径一定要分清:靠爸爸妈妈、靠外表、靠才华、靠努力。 前三个我就不说了。 如果您有其中任何一个辞修简历,您就不会阅读本文。 我也属于大多数不碰三件事的人。 但我对第四条有一些体会——通过努力成名一定要早吗? 难道2倍、3倍的年纪不成名,以后就没有希望了吗?

很明显不是。

裴总不是在3岁的时候拍完《荒野求生》就出名了吗?

雷军也在4岁的时候创立了小米。

吴刚也5岁了。 在成为网红之前,他已经演了20多年的戏。 大器晚成的例子太多了。

让我告诉你我自己的经历。 虽然我还没有出名,但也已经晚了。

我是理工科出身的,本科和硕士都是航天航空专业,数学比较偏向,我也安全地读完了。

偶尔羡慕经管学院的同学,觉得商业、金融都这么酷! 当时我什至分不清投行和四大的区别,只是觉得它是如此的神秘和强大。 但他只是停留在羡慕的份上,并没有采取行动。 我最大的努力也仅限于买了一套教科书,好像叫《金融原理》。 我读了5页,然后把它搁置了。 那时,有的学生在选修课,有的学生在读第二学位,而我却总是愚昧无知,以为只要学好这个专业就可以了。 还有一件事:我去了一所一流的大学。

当我大一的时候,我突然失去了目标,开始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这些无用的问题卡在图书馆里,读了很多心理学。 现在想起来,这本书是一种拯救自己的尝试。 按照你的胃,我大一的成绩就因为这个很差,成了顶尖学霸中的学渣。

大一结束后,我开始慢慢意识到,我可能有一段时间无法弄清楚人生的意义。 我没想到在做其他事情之前先弄清楚这一点。 我必须在活着的时候思考这个问题。 呜呜呜,虽然我不知道要去哪里,但我却停不下来。 如果我停下来,我就会摔倒。

那时的我没有长远的目标,也不知道什么是梦想

为了保持前进的步伐,我为自己找到了短期的、看似合理的目标。 当我还是本科生的时候,我就想好好学习,积累学分。

后来我就顺理成章地考上了研究生。

硕士期间,好好学习,搞好科研,发表一些论文,同时准备出国:申请德国大学,考托福(攻读博士学位)德国,有英语水平证明就够了),申请教授磁铁,上德语课作为第二外语。 一切都很顺利,我成功申请了这个职位。

当时我就考虑要不要读博士。 或者改变我的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也许是商业或管理。 我的博士学位有报酬,但硕士学位没有报酬,所以我必须兼职。 而且我与企业管理无关,所以我的申请成功率应该不高。 即使你在学士和硕士学位期间选修课程,加入俱乐部,或者参加商业计划竞赛之类的,那就太好了! 一点也不。 因为我不知道自己以后想做什么,所以没有长远的计划。 我只是一步一步地做,做出当时最合理、最优的决定。

然后我来到德国,用三年时间完成了航空航天博士学位。 这段时间我并没有太多的想法。 白天做科研,晚上看美剧,周末有时出去散步,欣赏德国的美丽山河和无聊的生活。 拿到博士学位后,我自然找到了一份研发工程师的工作:通用电气研发中心,主要是飞机发动机。 我在那里又工作了三年。

最初的两年平静地过去了。

辞修简历_简历说辞_简历离职

来自迈克

第三年,我开始对工程师的工作感到不满——日复一日,优化飞机发动机上的一个零件,有什么意义呢? 我需要大局观和更多的大脑刺激。 客观地说,GE研发中心的工作对于工程师来说已经是一份相当酷的工作了:首先,“飞机发动机”有自己的光环; 此外,我们的研发中心还与GE的各个业务部门合作,同时开展多个项目。 即便如此,我仍然感到无聊,这意味着我真的到了离开研发道路的时候了。

在德国做研发工程师,不乱加班,压力不大,工资也不低,也不容易被裁员。 这是一个和平岁月的概念。

但这种退休在望的生活,让我深感中年危机会特别严重。 40岁的时候,我会看不起现在的我——一个明显可以做一些工作的年龄。 如果你现在不努力,将来你很可能会后悔。 后来有人问我为什么转做咨询,我总是说是为了避免中年危机。 真的。

这大概是我第一次对梦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尤其是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们必须与现实作斗争,克服阻力,走一条不太合乎逻辑的道路。

当时我快29岁了。

当时我只想跳出研发,跳到任何地方,包括产品、生产、营销、战略。 但没有人愿意接受我,因为我完全没有受过教育,也没有任何经验。

GE公司内部跳槽都很难,更不用说其他公司了,谁都不会聘用我。 我唯一的机会是在一家企业管理战略咨询公司,因为我听说他们不选择专业背景。

于是开始了我漫长的准备过程。

我就不详细说了,不然我还能再写一万字。

我向德国排名前30的咨询公司投了第一轮简历。 几乎所有人都被消灭了,没有人注意到我。 只有一家小公司给了我面试机会,我就放弃了。

我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和难度。

因为我很想从研发转型,所以接下来的三个月里,我几乎是抱着一种偏执的逆境精神去准备的。 废弃并重写简历。 实践数百个案例,从零开始做生意,学习商业常识,培养商业敏感性。

我在网上找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并练习了数十个案例访谈。

辞修简历_简历离职_简历说辞

来自Pixabay

突击德国人。

这三个月里,我一直正常工作,朝九晚六。

所以你必须抓住工作之外的每一分钟——它确实以分钟为单位。 连洗澡的时候,我都在听案例分析的课程。

我很紧张,把简历投到了第二轮,但还是一样的30家公司。 这一次比第一轮要好。 有两家公司给了我面试机会:一家是小公司,一家是行业领导者。

首先是一家小公司的面试,我很荣幸地失败了。 最后只剩下采访行业老大了。 所谓孤注一掷。 我在小公司面试都失败了,那么行业老板录用我的机会有多大,对吧? 但如果老板也拒绝我,我真的不知道接下来我该怎么办。 别想了。 尽人事而知命。

所以我去面试的时候非常放松并且非常专注。 面试那天,我很高兴辞修简历,肾上腺素很高。 我突然有种“我终于明白这三个月来我学到了什么了”的感觉。

我通过了。

我想我解释得很好:人总得有梦想,万一实现了怎么办?

进公司后,听很多同事说,随便写个简历、面试就可以通过。 我只能说,我没那么伟大。

我是一个鼓舞人心的例子,说明努力工作可以弥补弱点。

加入咨询公司后,我还能写2万字。 这是一个从开始的跌跌撞撞到反击的过程。 而且,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投身于精细化工行业,再次经历了陡峭的学习过程。 终身学习没有什么困难的。

我进入咨询行业时已经快30岁了。

如果我早点进入这个行业会不会更好? 当我本科毕业时,我没有办法进入咨询行业。 不够成熟,承受压力不够,分析问题能力不行,处理团队关系不行,在大领导面前张口结舌。

硕士毕业了,我肯定做不到。

我博士毕业的时候也暂停了。

在GE工作的三年至关重要。

所以我认为以前的我无法胜任这项任务。 所以,我非常佩服本科毕业后进入咨询公司的同学。

但我必须尊重我自己的节奏。

我的咨询之旅不久前结束了。 我不干了。 因为我终于渐渐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 换句话说,我终于有梦想了。

我三十多岁了,不算太老,也不算太年轻。

现在是时候尝试一下了。

许多人在20多岁的时候就开始创业。 我等到了30多岁。

我觉得也很好。 这就是我的节奏,我能做什么?

出名、富有、拥有事业、成功、梦想,无论你想怎么称呼它,你都有机会在你的一生中实现它。 早去固然好,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晚去的机会也很多。

不要担心时间,这是不必要的。 真正重要的是开始行动,开始撤退,开始结网。 深渊里的鱼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相关推荐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工作时间:09:00-19: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 2012-2023 凤台人才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鄂ICP备2025090247号-24

地址:安徽省凤台县经济开发区 EMAIL:qlwl@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