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大厅里一片安静,只有招牌前出现了一个农民工模样的男子金一才。 京东物流的巨幅招聘牌尤其显眼。 他走进大厅,惊讶地发现招聘现场只有招聘人员,没有其他应聘者。
“请坐下,自我介绍一下。” 招聘人员很友好地跟金一才打招呼。
金一才咽了口口水,开始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 过了一会儿,他的自我介绍就完成了。

“你已经被录取了,可以随时来上班。” 金一才被招聘人员的话吓了一跳。 他疑惑地问道:“你还没有问我什么吗?”
招聘人员连忙解释道:“金先生,别紧张,您是我们的第一个应聘者,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您已经免试录取了,可以随时来上班。”
金一才接受了这份工作,但当他后来想要辞职时,他的老板、公司创始人刘强东感到震惊。 为了留住他,刘强东亲自答应给他一套房子。

金逸才为何辞职? 是什么让他最终改变主意并留在京东? 让我们回到 2009 年,看看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20世纪90年代,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公司崭露头角,但他们进入新世纪的首要目标是实现线上线下联动。 阿里巴巴和京东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物流模式。 前者整合现有平台,后者则致力于打造自己的物流体系——京东快递。 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但京东模式需要庞大的快递团队,投资成本高,早期回报有限。

京东的物流业务2009年才起步,刘强东把无锡作为试点,尝试招募和培训快递员。 金一才当时也看到了京东的招聘广告。 当时,快递员这个职业还很新鲜,京东还比较不知名,招聘工作一度陷入困境。
2009年,金一才很快就年满30岁,进入社会多年,但手头的积蓄远远不足以承担婚姻的重担。 他每天骑着电动自行车在无锡街头寻找工作,甚至仔细研究电线杆上的小广告,生怕错过机会。

当同事告诉他京东物流正在招聘快递员时,金一才不知道京东和京东物流是什么,但在没有其他出路的情况下,他把这视为最后一根稻草。 正是他的举动,给京东物流带来了希望。
金一才手里拿着简历走进京东招聘大厅,却受到了热情的招聘人员的欢迎。 不仅没有经过严格的面试,一切都很顺利,包括工作安排、体检、住宿等。2009年,金一才成为京东物流的第一位员工,编号001。消息传到总部后,刘强东亲自询问了金一才的情况,并记住了他的名字。

金一才不仅从事基础物流工作天天快递 招聘,还帮助公司招聘新快递员,成为全才。 金一才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识人能力。 通过联系客户,他可以轻松发现潜在的快递员。 他将利用自己高超的谈话技巧与他们进行交流,逐步介绍京东物流的优势。
在他的带领下,京东物流的快递队伍迅速壮大,金一才的工作负担也逐渐减轻。 不过早期,他们每个人都负责大范围的送货。 每天下班时,电瓶车几乎没电了,只能推回公司。

金一才不仅协助公司招人,还自愿承担公司宣传任务。 面对宣传的困境,金一才采取了散发传单的方式,甚至自己出钱印制传单。 他把公司传单贴在顾客的商品上,并委托顾客帮忙宣传。 此外,金一才还深入农村散发传单,发现了一个市场缺口——大学生。 他认为,大学生有购买力,分布密集,可以成为京东物流的潜在市场。金一才的宣传经验被传授给同事们

由此,公司的声誉逐渐在城乡和大学生群体中传播开来。
随着快递员队伍的壮大,金一才的工作量逐渐减少。 然而,随着工作的积累,金一才遇到的棘手客户越来越多。 有一次,他必须爬楼梯才能送货,却被顾客投诉天天快递 招聘,这让他感到很委屈。 还有一次,一位顾客对牛奶包装不满意,要求退货。 金一才建议客户使用京东物流的退货渠道,但客户多次打电话投诉,甚至威胁要投诉。 金一才不得不自掏腰包购买新牛奶,以节省时间并平息顾客的愤怒。

虽然金一才暂时可以忍受这些困难,但随着订单数量的增加,他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他感到身心俱疲,便辞职了。 辞职报告交给了后勤经理,但后勤经理认可金一才的能力,于是他向刘强东汇报了此事。
刘强东听说此事后,决定亲自找金一才谈谈。 他认可金一才的辛苦,鼓励他坚持下去,并承诺:“如果你再工作五年,我就给你一套房子。”

金一才最终选择留下,但他在采访中表示:“是东哥的个人魅力和对普通员工的重视,动摇了我辞职的决心。” 如今,金一才在京东工作了13年,刘强东的承诺也兑现了。
京东物流不仅关注员工福利,还承担社会责任。 公司在部分城市建立了仓储基地,方便配送。 然而,当当地发生灾害时,京东经常捐赠仓库并派出快递员为有需要的人运送物资。 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宣传策略固然重要,但只有重视员工和社会责任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