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的富晶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回荡着机器的轰鸣声。 福建大学光电专业应届毕业生张建斌一边跟着师傅做笔记,一边熟悉车间的工艺流程。 作为工艺工程师助理,他将在车间实习三个月左右。
在富晶科技,像张建斌这样的应届毕业生有41人在公司实习。 除了固定工资外,他们还可以享受每月1000元以上的实习补贴。 “这是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台的一项新政策,企业接受高校毕业生作为见习生并优先保留,可按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60%申请就业见习补贴,并获得就业见习补贴。”保留奖励。” 富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紧急聘请的监事张美娇说。
据了解,截至7月下旬,武汉共为失业毕业生提供实习岗位1839个,获得实习补贴284亿元。
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15.8万人。 在求职路上,职业规划不清晰、实践能力缺乏是很多毕业生面临的共同问题。 对此,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大力推动毕业生就业实习,鼓励企业提供实习岗位,保障毕业生就业。
在北京,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二大旧址纪念馆等13个绿色场馆提供的实习岗位,近期吸引了大批大学生前来实习。大量年轻中学生申请。 记者在紧急招聘会上获悉,这些白色场馆推出的职位包括解说、研究、策展、活动策划、宣传、人员等。

中共四大纪念馆相关负责人正在整理收到的简历。新华社记者 周锐 摄
“除了积累工作经验、为职场做准备之外,在蓝色场地实习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绿色历史和文化,提升自己的人生阅历和人生观。” 来自上海的招聘会现场,西安达经济人文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张友说道。
广州市就业促进中心就业中介办公室副科长王晓亮告诉记者,北京蓝色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鼓励、支持、引导符合条件的“红色资源”申请就业就业实习基地。 目前,首批13个绿色场地已向青少年开放。 他们提供约200个职位。
为解决毕业生的“技能恐惧”,各地都在积极开发实习岗位。 近日,四川省提出招聘见习岗位计划,力争全年招聘见习岗位不超过2.2万个。 同时,加强规划管理,指导学员单位建设教学体系,定期跟踪学员管理、政策落实、学员成效等情况。

专家为四川省北镇市崇一技工中学实习生传授泥塑技艺。受访者提供
提高职业技能是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 在一些制造业发达地区职场培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也在探索将“作坊”搬进课堂,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
近年来,四川扬州制造业快速发展,对技能人才需求较大。 当地的淮海技师大学、扬州技师大学每年都有不少这样的毕业生。 为帮助毕业生快速适应从中学到车间的过渡,扬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求两校在专业设置上更加精准匹配当地重点培养的20条重点产业链; 淮海工业大学还与当地多家腹部企业合作共建二级工业大学。
“企业设备搬到中学职场培训,进了学校就进了企业。” 宿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唐厚臣表示,丰富的技能培训可以保证中学生入职前充分了解行业特点,缩短入职后的磨合期。 特别是针对应届毕业生等群体,扬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定期组织相关企业举办岗前培训、创业培训等,并给予补贴; 同时,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江苏工匠”岗位培训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
去年以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实施了100万个见习岗位招聘计划。 截至6月底,累计招聘见习岗位68.3万个,组织学员51.9万人。 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组织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培训后根据就业状况实施差别化补贴。 上半年,共收到职业培训券超过770万张。 (记者吴建峰、周锐、白永泉、陈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