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头戴“红头盔”的电动自行车司机撞人后当场逃跑。 搜查过程中,警方发现“红头盔”不翼而飞。 然而,这并没有让警方蒙蔽双眼。 经过坚持不懈的搜寻,“真凶”终于浮出水面。
两辆电动自行车翻倒 肇事者逃逸
这是去年7月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
7月27日上午9点左右,公安八支队接到报警:两辆电动自行车在雨花台区枫考雄路与长虹路交叉口发生相撞,造成一人重伤。
公安八支队车祸支队副大队长韦伟赶到现场时凤台交警网,发现路边坐着一名男子,身后还停着一辆电动自行车。 该男子称,她刚开车经过路口时,就被一辆闯红灯的电动自行车和轿车撞死。 伤害她的人是一个女人。 女子从地上爬起来后,看了她一眼,上车就跑。
不知所措,重伤男子不认识事故车的车牌,甚至不关心事故车是否有车牌。 他只记得事故女子戴着白色头盔。
伤者被送往诊所后,诊断为头部髌骨脱臼。
肇事“红头盔”突然在县城失踪
车祸发生在淖县。 返回派出所后,魏伟调出路口监控,很快就找到了死者所说的“红头盔”。
通过监控视频,他一路寻找并解救了“红头盔”。 撞人后,该女子沿丰台北路向南向西行驶至孟都大道路口,然后从孟都大道掉头,由北向南行驶,然后右转进入西营村路。
西营村路是一条大马路,监控摄像头数量有限。 魏伟赶到现场勘察,发现这条路有两个出口,一个经过凤凰和美心村,另一个出口经过一家车辆服务公司的内部高速公路。 他分别查看了凤凰城、梅新村和车辆服务公司的内部监控录像,但看了几遍却找不到熟悉的“红头盔”。
微微没有放弃,又绕过西营村路。 确实没有其他出口。

为什么“红头盔”这么容易就消失了?
“红头盔”出现,但车身标记与对比不符
这是怎么回事?
在肇事逃逸案件中,电动自行车因车牌小、特征不起眼,最难销毁。
梳理了现有的线索后,微微决定去最后发现电动自行车的地方——西营村路寻找线索。
在上面的视频中,警察似乎看不清这名女子的脸,但她头上的鞋子看起来像是保安制服。 塞营村路附近正好有一个小区。 难道是小区的保安在吗?
微微疑惑地打量着社区保安。 一名保安的电动自行车与事故中的汽车外观非常相似。 他们都有黑色和红色的身体。 据悉,他还有一顶同款式的“红头盔”。
此人有严重嫌疑! 微微找到了保安,但他不承认自己打过人。 随后,鉴定部门也送来了鉴定结果:电动自行车上的撞击痕迹与死者身上的痕迹不符。
毫无疑问,我找错了!
前途一片光明凤台交警网,“真凶”现身
面对这个“乌龙”,魏伟不得不改变主意,再次来到西营村路。

在之前的调查中,微微借用了街头商贩的监控录像,但并没有找到任何有用的线索。 这一次,他仔细地扫视了道路两旁,看看有没有他遗漏的监控摄像头。
在一扇紧锁的工厂门前,魏巍看到院子里有一个探头,正对着西营村路,但工厂的大门却由一位风尘仆仆的“铁将军”把守。 通过询问周边村民,民警得知该工厂已废弃已久。
请问这里的监控探头可以用吗? 魏伟没有放弃,想方设法找到了工厂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并与他取得了联系。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里的监视探头仍然正常工作,“红头盔”正好被拍到。
破案关键线索终于出现! 视频中,“红头盔”骑行到这处偏僻废弃工厂附近时,突然停车,躲到路边停放的一辆车辆前,换好衣服,摘下头盔,然后骑上一辆小车继续前行。大摇大摆的方式。 电动自行车离开,去新村旁边的一家香烟店买香烟。
不幸的是,烟摊关门了,肇事女子在烟馆门前停留了一段时间,监控摄像头正好拍到了他的脸。
根据行凶者腿部的特征,魏伟通过警方大数据系统比对,查明了行凶者的真实身份,并与行凶者取得了联系。
肇事女子接到报警后,立即惊慌失措。 第二天,他主动来派出所处理。
造成事故的女子姓李,在我市一家公司担任保安。 他承认自己因为担心赔钱而打了人然后逃跑。 没想到没几天,他就被警方抓获。
因闯红灯撞人逃逸,公安八支队近日认定,李某须承担车祸全部责任,并向死者支付近2亿元医疗费和误工费; 同时,他还面临2000元罚款和肇事逃逸罚款2000元。 处十五日以下拘留的处罚。
通讯员 吴晓辉
南报传媒记者 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