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励志书籍向人们传达思想开放、积极向上的信念和信仰。 职场励志书籍有很多种,男士们,你知道2017年最新的十大职场励志书籍有哪些吗? 让岳小青跟大家分享一下2017年职场十大励志书籍,欢迎您来阅读~

第一名:“没有忽视人才的事情”。
内容简介:本书为您完整讲述了世界上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中国设计师、成功企业家——包益民的成功故事。 他创立了“宝石集团”,并成功将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他创办了日本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设计和生活刊物《PPAPER》,一经推出就引起国内外轰动。 专为全球耐克和尊尼获加设计。

第二名:《蔡康永的说话方式》
内容简介:《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是蔡康永的第一本实用书。 经过多年的“说话”职场励志小说排行,这是他第一次尝试教人“说话”。 在书的开头,康勇弟兄许下了一个伟大的愿望:这本书会让“本来就很可爱的你,以后变得更可爱”。 书中收录了40篇精彩短文,无一不是充满灵感,让对话变得美好,并配上熊豹恶搞插画,一如蔡康永的主持风格一样犀利、可爱、有趣。

第三名:《推倒你心中的墙》
内容简介:新一代生活设计大师经典而充满激情地构建了《人生启蒙指南》:心理学+职业规划+人生哲学。
你感到没有安全感吗? 你经常感到疲倦吗? 离婚一定要卖房子吗? 如果你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吗? 努力工作会得到回报? 幸福只有有钱才能实现吗? 你是否不满意现在的生活,却因为父亲、妻子、女儿而不得不这样生活? 你每天都在磨蹭,但想象一下,三天后你就会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职业,并且一定会全身心投入??? 如果一个答案是“是”,那么这就是您想要的书。
其实,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这些烦恼的背后,往往存在着我们思想上的围墙,限制着我们,将我们与美好的生活隔开。 拆除你心中的这些墙,你就能获得成功、快乐、自信和幸福。 从“不可能”到“我不可能”,只要一点点的改变,你的生活似乎就完全不同了。

第四名:《金陵杂记》
内容简介:这是西陵本人的散文集。 作者是英国通用电气中国公司的公共关系与传播经理。 商业,商人的生活,职场生存的技巧,这些听起来严肃的主题被作者写成“成功必须有怪癖”,“为什么老板不生病”,“为什么商人有白发”、“你会的”《不会请漂亮女秘书》这样轻松幽默的故事,也带来了对职场、生活的体验和思考,让人读起来会心一笑,哇哦时间。

第五名:《张雅钦:让智慧流浪》
内容简介:有人说他是“天下之财”。
3岁识字,5岁读书,9岁初中毕业,12岁考入中国科院少年班职场励志小说排行,成为最年轻的大学生1978年入学的省内学生,23岁获得乔治芝加哥学院博士学位。 IEEE(日本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100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33岁回国,34岁与李开复创立谷歌中国研究院,负责38岁进入谷歌欧洲研究院,38岁升任谷歌全球首席执行官,并成为比尔·盖伊Cici智囊团的核心成员? 在企业家中,他是一位科学家——拥有60多项专利,发表学术论文和专着500多篇。 英国前首相比尔·克林顿称他为“鼓舞人心的启示”;
在科学家中,他是一位企业家——他把不足10人的谷歌中国研究院发展成为拥有3000名聪明大脑的谷歌亚太研发集团,被比尔·盖茨视为“微软的宝贝”;
他就是微软全球高级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微软(中国)有限公司首席监事张亚勤。
本书试图走进张亚勤快与慢、动与静相宜的世界,走进他“蕴含宇宙机缘,凝结天地之志”的内心,寻找出路和出路。为中国的发展和成功提供智慧。

第九名:《将军》
内容简介:为什么很多企业拥有很多人才,但管理层却总是埋怨没人用? 为什么组织里这么多的明日之星最后都成了“万年职员”?
企业真正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将军! 杜书武积累了三六年独特的武术训练培养武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你如何从基层打造武将实力,等待崛起的机会; 关键是要改变员工的认知,教育下属一步步成长为有能力的领导者。
提高正确的职场价值观,遵守人才成长规律,苦练基本功,才能真正实现从“才子”到“才将”的跨越; 如果一味急功近利,歪树短时间内是长不高的。 成功只是转瞬即逝的流星,无法取得长久的成就。
本书是专门为那些立志成为职业导演的人而设计的。 可以帮助职场新人减少个人探索和浪费时间,帮助企业培养中层管理人才,最终实现个人成长与企业进步的双赢。

第10名:“机会只爱有计划的大脑”
内容简介:《机会只爱有计划的大脑》讲述了一些事业生活总是一帆风顺、总是有好运相伴的人的故事。 责怪他人、责备自己的人,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拨云见日明月,因为他们潜意识里否定了自己成功的可能性。
不要责怪自己运气不好,不要责怪自己智力不够; 不要过着未经审视的生活,不要在朋友和老板眼中“无脑”和“不快乐”。
虽然,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也可以创造更好的生活。 我们缺少的不是智力、毅力、勤奋,而是提高大脑“精神体质”的能力! 因为——机会,我只喜欢有计划的大脑! 《机会只爱有计划的大脑》 目标读者:企业管理者、企业员工以及广大面临压力的职场人士。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