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合杭高铁北段即将开通
沿线有哪些站点?
小编为您一一梳理——
商合杭高铁(北段)

覆盖商丘市、亳州市、阜阳市、淮南市、合肥市。
设有商丘站、商丘东站、芦庙站、亳州南站、古城东站、太和东站、阜阳西站、颍上北站、凤台南站、寿县站、淮南南站、水家湖站、合肥北城站、合肥站、合肥南站。
商丘站

位于商丘市梁园区站前路59号,南北两个站房总建筑面积21151平方米。
商丘东站

位于商丘市商丘新区商鼎路、商杭路、南海大道、洞庭湖路围合区域,建筑面积7979平方米,车站采用线侧平站型,车站规模为2台4线。
芦庙站

位于亳州市谯城区芦庙镇凤台到淮南东站出租,站房面积3000m²,为线侧下式车站,二台四线,采用一层候车。开站初期预计日均发送旅客1300人左右。
亳州南站

位于亳州市谯城区南部新区,全市常住人口635万人,(其中城市人口80万)商合杭铁路入皖后第一大站,总规模约86000㎡,其中站房面积15000m²,为线侧平式车站,客流高峰期可同时容纳1500人,设一座天桥一座地道,2台6线,开站初期预计日均发送旅客11000人左右。
古城东站

位于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站房面积3000m²,为线侧下式车站,二台四线,采用一层候车。开站初期预计日均发送旅客1600人左右。
太和东站

太和东站总建筑面积21019平方米,其中站房面积 15000m²。在外形设计上,诠释了“书画之乡 盛世太和”主题,建筑主体以白色石材为主,中间的幕墙是以玻璃为主,外衬花窗,简洁大气而又富有传统气息,建筑两侧的镂空雕刻则是对“太和”二字的篆字进行演绎。
颍上北站

位于颍上县境内,设置2座站台,站房总建筑面积为14985㎡。
凤台南站

凤台南站位于淮南市毛集实验区,站房采用线侧下式,建筑面积4931㎡。
寿县站

寿县站地处淮南市,为带架空层的线侧平式站房,车站总建筑面积为9997㎡。
淮南南站

淮南南站为线侧式站房,车站总建筑面积为14998㎡。
水家湖站

位于合肥市长丰县水湖镇长淮路,是合肥到蚌埠以及合肥到淮南的分界站。
合肥北城站

位于合肥市长丰县凤麟路和五湖大道交口处。
合肥站

位于合肥市瑶海区站前路1号。设计铁路线共9台13线,合肥站途径线路主要有淮南铁路、合九铁路、合宁铁路、合武铁路、合蚌高速铁路等。
合肥南站

合肥南站,又称合肥高铁南站,位于合肥包河区,与上海虹桥站、南京南站、杭州东站共同组成华东四大高铁站,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备注:具体停靠站点及票价以铁路部门开通时公布为准。
太和东站:已通过静态验收,具备通车条件!
建筑主体以白色石材为主,中间的幕墙设计为玻璃外衬花窗,建筑两侧的镂空雕刻则以篆字“太和”的形式展现……从太和县城沿镜湖东路前行约8公里,“书画之乡盛世太和”设计理念彰显的商合杭高铁太和东站,正在初冬的暖阳下,聆听着高铁驶来的声音。

两台四线高铁站
太和东站位于该县赵集乡,是商合杭高铁沿线重要的站点之一,总建筑面积21019平方米,为线侧平式车站,设一座天桥一座地道,两台四线,开站初期预计日均发送旅客1600人左右。其中,站房面积1.5万平方米,以站台面为基准,架空层一层、地上两层,局部夹层。
一层为站台层,中间设进站大厅、候车大厅,两侧分别为旅客服务用房、设备用房、客运办公用房和售票厅、四电设备用房等。售票厅面积220平方米,设置6个人工窗口、4台自动售票机。
二层为天桥层,中部为与站台层相通的候车区,两侧布置旅客服务空间、VIP候车空间,以及客运办公、四电业务值班等功能房间。架空层为社会通廊、出站集散厅和物流专用通道,与站前广场无缝相接,并沿商业内街两侧布置小型商业店铺。
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站房主体、内部配套装饰、站台及地下通道建设等均已完工,一、二层的16个检票机安装完毕,候车大厅显示屏已启用,“1站台”和“2站台”建设也已完成。“站房已通过了静态验收,具备通车条件。”太和县发改委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副主任杨红艳说。

一看就知道这里是太和
走进太和东站站房,“书画之乡盛世太和”的理念设计尤为引人注目:二层大厅立柱为“太和八景”浮雕,三层立柱为包括“太和四宝”等内容的书法作品,候车大厅南立面更有《太和赋》……

“车站在建设之初,便以‘让旅客记住太和、太和人记住乡愁’为指导思想。”杨红艳介绍,太和东站设计人员对太和本地文化进行了深入挖掘,最终将“太和八景”“太和四宝”等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元素融入了车站建设。包括站房之外,广场廊架的南北两侧分别设置了“书画之乡医药高地”的内容,广场前端还将布设石雕汉砚等。
出土于太和的国家一级文物汉三足兽纹石砚,是太和文化标志之一,我们将模仿其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打造出来,放置在站前广场,让人一看就知道这里是太和。”太和东站站站前广场工程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站前广场和人行道等配套设施上也有本地文化元素体现。“出土于太和县的国家一级文物汉三足兽纹石砚,是太和文化的代表之一,我们将会模仿其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打造出来,放置在设有出租车场、公交车站、社会停车场等配套附属设施的站前广场,让人一看就知道这里是太和。”太和东站站前广场工程相关负责人介绍。

打造太和东部门户
依托太和东站,太和规划了1.87平方公里的高铁片区,并计划打造成太和未来的东部门户,使其成为以总部商务为基础、以会展经济为引擎、以职业培训为特色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区。
太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高铁片区规划结构为“一轴两核三心四片区”。“一轴”为串联高铁枢纽、核心商务区、中央景观公园、会展中心而形成的东西向功能与景观轴线;“两核”即会展体育核心与商业商务核心;“三心”即综合交通中心、产业功能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四区”为高铁会展商务区、现代培训产业集聚区、生态居住区、配套商住综合片区。
太和还将在高铁片区内建设“三横三纵”的路网,主干道为镜湖东路、经二路,次干道包括站前路、赵集路、站北路、纬二路。其中,镜湖东路连接太和县城与高铁站的快速通道。
“未来,高铁片区将与太和县主城区、河西片区,以及三角元方向的城区无缝衔接凤台到淮南东站出租,共同形成‘一主两翼北拓展’的城市发展格局。”太和县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综合 阜阳发布阜阳日报记者任秉文通讯员史浩然刘祥磊特约摄影 董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