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有约,聆听奋斗故事,记录不一样的人生

嘉宾介绍 袁如金
“唤醒职场”培训平台创始人
《全球人力资源智库》原创诗人
Genowei“人格魔方™”中心授权讲师
DISC认证培训师、DSIC认证顾问
2015年中国培训“我有好课”大赛全省前10名
采访手记: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对于这些初来乍到的培训师来说,迎接他们的可能不是鲜花和掌声; 虽然对于接触培训行业多年的专业培训师来说,一路走来并不一定一帆风顺。 在这条充满挑战的培训路上,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课程? 如何提高授课质量? 如何推销自己?
请听觉醒职场创始人袁如金先生的精彩分享!
”
01
彭:袁老师您好! 很高兴采访您。 在您创立兴工场之前,您在一家公司担任过培训经理和内训师,对吧?
袁如金:是的。
彭:那是你的第一份工作?
袁如金:不,那是我的第N份工作(笑)。
彭:你们大学是人力资源专业吗?
袁如金:不是,我是英语专业的。
彭:变化还是很大的。
袁如金:一般情况下,工作两年后我们才会发现自己的工作与专业几乎没有必然联系,更不用说毕业六、十五年了。
彭:据说你创立觉醒职场是因为你的视力?
袁如金:是的,当时三医院诊断我是病毒性结膜炎,会导致暂时性耳聋。 这种情况让我失去了很多机会。 我以为我的耳朵再也看不见了,我也无法再做培训和分享了,所以我创立了【觉醒职场】,希望通过公众号分享知识和经验,传播能量和力量。智慧。
称呼
苏醒
工作场所
彭:为什么会想到【唤醒职场】这个名字?
袁如金:当时我只是想,如果职场上的每一位同事都能让自己处于一种“觉醒”的状态,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内在的自己,活出自己的真实和辉煌,而不仅仅是活出自己的人生。 。 成为环境或生态创造的自我。 我只是想唤起,唤起更多的学生,给更多的学生一些启发和思考。
彭: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下这个平台主要是做什么的吗?
袁如金:准确来说,唤醒职场这个平台每年做的事情都不一样,它的定位也是基于唤醒职场的最终目标。 这两年我一直围绕这个目标做相关的事情。
——2014年主题沙龙。 包括心理咨询、性格分析、职业规划、思维训练、沟通方法等,由我们的讲师团队负责;
——2014年底至2015年的网络微课分享,每次都会邀请不同的老师以网络课程的形式分享不同的话题。
——2016觉醒职场微视频。 可以理解为微电影,拍摄与职场相关的微电影。

02
彭:2015年,你参加了中国培训举办的“我有一门好课”比赛,但顺利进入了省前十名。 对你来说,那届联赛的收获是什么?
袁汝金:我的收获很多。 我还记得专门发过一篇文章,讲述我在职场中的收获。 让我总结一下:
1、对整个培训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有比较清晰的预测。 相对来说,参加活动之前我并没有这么宽广的胸怀。 到了八强,我结识了来自全省百强的讲师,结识了培训行业的顶尖讲师,观摩了各类选手的现场表演,聆听了来自全国各地评委的深度点评。各行各业从不同的角度。 我们宏观了解整个培训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流程趋势。
2.友谊,结识了许多难得的同事。 从某种角度来看,他们似乎是竞争对手,但同时,也有惺惺相惜、志同道合的感觉。 无论是教学方法、课程开发、还是课程设计职场培训师,我们都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思想碰撞产生的火花是难得的。
3、在Genowei段野老师的指导和指导下,我认识到专业培训师群体(发展)的三个阶段是:
1)课堂展示阶段
2)课程开发阶段
3)学习项目设计阶段
在比赛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训练者实际上停滞在1),很难从1)到2)前进,或者说前进的道路很艰难。 由此我还发现2)课程开发和3)学习项目设计是未来培训师提升的一个趋势,可以努力。 然而,许多培训师可能会因为工作经验或工作内容而难以将自己的经验和见解提炼到课程中。
因此,2016年我们开展了一门名为“把书本变成课程”的课程。 通过“分裂、聚合、变异、嫁接、跨界”等思维工具,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自身经验相结合来开发课程。
彭:“书本课堂”课程是您自己开发的吗?
袁如金:是的,是我的原创课程,也是版权课程。
彭:这门课程的灵感来自哪里?
袁如金:形成这门课程发展的意见来源,
背景
中国培训“我有一个好讲师大赛”和“我有一个好课程大赛”活动前后,吉诺夫在广东广州举办了三期学习项目设计师中级班(CTTT班)培训班,提供课堂演示方法该领域的专业培训和系统指导。 随后,部分合作伙伴陆续参加了段野老师的《精品课程开发》,这是一门学习项目设计师的进阶课程。 在本课程中,您学到了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备了开发和优化课程的能力。
现象
之后,我发现有的学生在参与这个项目后开发了自己的课程,并很快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而有些学生则没有。 通过一些督导访谈发现,虽然上一类的学生已经学习了该项目学校的教学方法,但可能由于工作内容和工作经验的原因,能够转化为课程的内容并不多,所以他们无法开发它。 出自己的课程。
实践
考虑到我在做培训时也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所以我采用了书本变成课程的形式,将几本书的内容进行整合,结合自己现有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课程和吸收。 学到了有用的课程。
这种经验必须是可复制的,可以像驾驶技能一样学习。 一旦学会了,你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在短时间内开发出属于你自己的原创课程。

彭:能给您介绍一下这门课程吗? 它适合什么类型的教练? 可以解决哪些具体问题?
袁如金:这个课程主要针对职业培训师、企业内训师以及有一定培训基础、未来想成为职业培训师的学员。
截至目前,该课程已举办8期,参加课程的职业培训师基本占50%,公司内部培训师占40%。 学员参加完这门课程后,一个月内基本可以开发出新的课程,同时也可以通过在企业讲课给自己带来一些利润。 包括很多通过课程的内训师,他们在公司听课得到的反馈比往年讲授的课程的反馈要好。
课程主要从三个方面突破思路:
1)有效内化书本上的知识,在自己的大脑中进行整合和加工,迭代升级思维,产生新的概念和系统。
2)课程结构的设计和梳理。 包括课程搭建的不同结构形式、课程结构的拆除和搭建。 这样,您的课程结构就可以有多种变化。
3)学习活动的设计。 书中的知识点被设计为供学生体验的学习活动,使课程中的学习活动既能促进学习转化,又能满足DISC学生四种不同性格的需求。

所以【书本化课】是书本精华、现有知识、实践经验的结合。
彭:据说您还创办了“书本为课”研究会。
袁如金:是的。 有些学员是内部培训师和培训经理,想发展成为专业培训师。 在学习了【书本变成课程】并开发课程后,他们希望有一个地方可以分享自己的创作并获得反馈。 学生分享的平台不仅是学生学习和使用的一次实践,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机会,其他参与者也可以过来学习。
截至目前,培训社已举办21期,每周举办一次,相当于【书本化课】的学员每月可以学到4本书的精髓。
彭:目前活动都在上海举办,都是线下活动吗?
袁如金:是的,目前是在上海线下举行。 如果其他地方有机会和条件,我也希望在其他地方组建这样的组织,帮助更多的伙伴学习和成长。

03
彭:您以前是培训经理,现在是专业培训师,还从事培训师晋升工作。 您在培训行业中结合了三个重要角色。 您如何定义“好老师”和“好课程”?
袁如金:我认为好的课程要么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目标,要么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结果的输出。
如果学生学完一门课程后没有任何改变,行为没有改变,没有产生结果,说明培训是无效的,不是一门好课程。 相反,如果参加课程后,学生的行为能够改变,这种改变可以使他们的工作或生活比以前更好; 或者如果学生完成课程后能够产生利润并产生成果,那么这是一个好主意。 课程。
一个好的讲师也是这样定义的。 这也是我对学生的要求之一。 我在教他们的时候也会指出这一点。 你必须用结果导向的思维来设计你的课程,让学生学完你的课程后,一个能够实现他的目标或者解决他面临的问题的培训师才是真正能够创造价值的人。
彭:现在有很多内训师和HR都希望像您当年一样成为职业培训师。 作为经历过的人,您会给他们什么建议?
袁如金:我有两个建议。
1、坚持。 这条路并不好走,一路上你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束缚和曲折。 虽然一路走来,我见过很多人半途而废,一路上我也经历了很多困难。 我曾多次想过放弃,所以我很幸运能走到今天。 如果我在遇到这些磨难和困难后就放弃了,就不会是今天的我了。
2、独立思考。 虽然我接触了很多学生,但我发现他们很多人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包括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很多收到的信息都是认为合理的,整体接受的。 其实,如果你能跳出问题本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维度、不同的广度、不同的跨度、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你就会看到不同的层次。 而这种不同的视角会带来不同的启发。
而那些启发,对于培训师来说,不仅可以降低他的现场应变能力,还可以提高教学的深度和高度。
我会发现,在我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之前,我只能在学术层面上教学。 现在我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可以在事物的层面上讲授,也可以用非常简单易懂的方式来讲授道理。 它的情况。
同时,通过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去看待同一件事,这样在培训的时候,也可以临场开发案例,信手拈来。
可以说,当我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之后,我才开始真正成长。

04
彭:您在这条路上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袁如金:嗯……(思考)有两个层次,
在思维层面——当你从内部培训师转变为专业培训师时,你不再只是专家,你可能要……
寻找打开市场的方法;
寻找扩大品牌知名度的方法;
寻找链接资源的方法来扩展您的渠道;
我们必须全面地把自己当作一个产品来看待。 产品的定位是什么? 对应什么样的目标群体? 如何进行营销? 促销过程中如何提升客户体验? 如何获得良好的声誉? 就是你要彻底把你的课程当作一个产品、一个业务来考虑,如何逐步让它成长、拓展业务——这是一个思维的转变。
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态度的转变——离开企业后,你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基本的保障也消失了,所以态度上必须有转变。 我不再追求稳定和安全,开始尝试接受各种不确定性,包括收入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职业培训师
✔老板思维
⭕接受不确定性
所以,
我认为态度和思维的转变是最大的转变。 有了正确的态度和思维,基本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事情,都有办法解决。 就看你愿不愿意走那么远,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愿意投入这样的投资来解决问题。 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如果无法解决,则有两个问题:
一是意愿。 例如,我知道我可以用这些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是我不愿意这样做,因为我认为这可能会伤害我的自尊,与我的价值观不一致等等,我不愿意这样做出于各种原因这样做。 这是意志问题,所以无法解决。
自尊心✖
价值观✖
⬇
愿意
能力层面也存在问题。 比如说,我去和某人沟通某件事,但是这件事还是没有沟通好,你就觉得这件事没有办法解决。 其实,可能是能力不足造成的,比如缺乏沟通能力、说服力、同理心,或者缺乏整合能力。
✔沟通技巧
✔说服力
✔同理心
✔整合能力
…………
⬇
能力
所以,其实只要解决了意愿和能力两个问题,虽然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彭:您刚才提到了个人品牌营销,应该把自己当作一个产品来营销。 打造个人品牌有什么具体的方法吗?
袁如金:如果我不是聋子的话,2014年我就不会下来,所以因祸得福。 当时也挺绝望的,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
我从2014年开始做陌陌公众号,基本上每天晚上写一篇文章; 2015年、2016年,我每周写2-3篇文章; 而且我一直坚持所有文章都是原创的。 我没有抄袭任何人的文章。
那时,陌陌公众号给我带来了大量的粉丝,我的走红也就从那时开始。 事实上,仅使用一个通道肯定是不够的。 不仅是陌陌公众号,还有微博、简书、知乎、在线学习平台。 其实就是一种全网营销的思路,就是线上。
在线下,讲师最重要的就是声誉。 说实话,我从来没有给“书本变成课程”打过广告,也没有用过全网营销的模式来宣传过。 我只是依靠学生的声誉和口碑。 你知道这门课程非常好,学完你就能成功。 结果。 而且,口碑是可以积累的。 比如,如果上过你课的人主动介绍你,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上你的课。
口碑是如何产生的?
正是通过课程的质量,学生学了你的课程后,如果他或她发生了改变,受到启发,或者产生了成果,他就会认为这个老师讲的课程值得推荐。
彭:新的一年里,我们常说要“辞旧迎新”。 回顾自己这几年的成长,如果让您跟我们分享您最宝贵的两段人生经历,您会是哪一段?
袁如金:人生最宝贵的两段经历,
首先,它会逐渐变得更快。 梁静茹的歌名是这样的,确实如此。 不要着急职场培训师,不要贪得太多,不要急功近利,相信努力永远不会白费(注:努力永远不会白费)。 渐渐地,只有当你有了足够的经验和理解,你才能有清晰的视野。
第二个体会是内心世界的丰富比成功更重要。

彭:好的,非常感谢您明天与我们分享这么多宝贵的成功经验。 希望你们的课程将来能够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同事。
袁老师:谢谢您的问候,圣诞快乐!
- -结束 - -
图片提供| 袁如金
社论排版|Vivian
采访杂记:“慢慢来会更快”——只有量变才会带来质变。 如果你坚持下去,你就会到达一个临界点。 我在运营“朋有月”公众号的时候,也曾有过疑惑和疑惑。 激励我继续前进的是这些可爱的读者。 当他们表示被嘉宾的分享启发很大的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上期预告:告别卡内基——魔口创始人张海翔先生专访,2017年2月18日,敬请期待
朋有月∣个人成长访谈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