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耶尔简历 雅虎分拆阿里股权或致梅耶尔被逼宫,硅谷商业社会何去何从?

类别:简历技巧 时间:2024-09-07 浏览:
梅耶尔简历Carlson曾在《玛丽莎·梅耶尔及拯救雅虎之战》一书中指出过梅耶尔的这种身份。这也意味着,如今他们要赶走梅耶尔,也不算是什么大事。在硅谷历史上,真正能够让一家公司起死回生的CEO并不多,而对于互联网1.0时代的门户网站雅虎而言,也许很难有

梅耶尔,曾经是硅谷最耀眼的女性职业经理人,如今却陷入了被炙手可热的境地。

梅耶尔面临的最紧迫任务,或许就是如何处理雅虎所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这或许成为她被迫下台的导火索。

雅虎大股东、激进对冲基金Starboard Value上周四向雅虎发表公开信,要求雅虎董事会放弃剥离阿里巴巴集团股权的决定。一些看重利润的华尔街“秃鹫”甚至建议雅虎考虑出售公司的核心资产。

在公开信中,Starboard明确了自己的意图:如果雅虎董事会不听从他们的建议,他们将提名更换所有董事,或者获得董事会的几个席位。

近来,中国频频出现由资本主导的创业公司合并、创始人被迫出局的案例。硅谷是更为成熟的商业社区,雅虎的资本与职业经理人的斗争,以及这家老牌科技公司的命运,预示着未来中国无数公司的命运。

Starboard 提出这一提议完全是因为不想为出售阿里巴巴股份缴纳数十亿美元的税款。前段时间,雅虎向美国国税局提交申请,希望提前获知如果拆分阿里巴巴股份,公司股东是否需要缴纳巨额税款。但美国国税局表示,这只能在交易发生后才能获知。与出售股票缴纳高额税款的风险相比,出售雅虎核心业务并不需要缴纳太多税款,因此 Starboard 希望雅虎董事会能够出售公司业务。

Starboard 的提议凸显了一个残酷的事实:雅虎的核心业务毫无价值。事实上,每个人都早就知道这个事实,而梅耶尔也从中获益。

早在2005年,雅虎就用10亿美元和低迷的雅虎中国业务换取了阿里巴巴40%的股份。在经历了IPO等诸多事件稀释后,雅虎仍持有阿里巴巴15%的股份,而按照阿里巴巴的市值计算,这部分股份价值近293亿美元。

此外,雅虎还持有雅虎日本35.5%的股份,雅虎日本在与软银的合作下,已经发展成为与母公司关系不大的独立商业公司,目前雅虎所持这部分股份的价值超过70亿美元。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雅虎早已是阿里巴巴的“跟踪股”。在美国市场,如果上市公司持有科技行业热门公司的股票,投资者就会炒作上市公司的股票。正是因为阿里巴巴股份的存在,雅虎主营业务在公司财报中的权重才被降低。当梅耶尔在过去几年大力推动业务重组和改革时,雅虎股价并没有受到她的一举一动太大影响。

作为一家公司的 CEO,梅耶尔的工作当然是挽救公司的业务梅耶尔简历,但目前对冲基金占据强势地位,持续的改革可能会迫使她下台。但如果她接受他们的要求出售主营业务,她无疑会成为代理人或傀儡。

硅谷很多职业经理人,都逃脱不了成为金融资本代理人的命运。

BI创始人尼古拉斯·卡尔森曾在《玛丽莎·梅耶尔与拯救雅虎之战》一书中点出梅耶尔的身份。早在2011年,对冲基金大亨丹·勒布就建仓雅虎股票,并向外界表示,雅虎的首要目标应该是释放其持有的阿里巴巴集团股份的价值。“勒布的基本做法是让市场认同他的观点,然后安排时任谷歌高管的梅耶尔出任雅虎CEO。最后梅耶尔简历,在雅虎股价上涨后,勒布套现,获取最大利润。”尼古拉斯·卡尔森在书中指出。

这并不是梅耶尔在雅虎职业生涯中第一次陷入困境。上一次是在 2013 年,当时 Third Point 的 Dan Robb 弹劾了她。梅耶尔赢得了那场战斗。不过,这一次的情况不同。雅虎股价今年已下跌 36%,今年已有 12 名高管辞职,员工们怨声载道。

毫无疑问,这位上任之初被外界寄予厚望的CEO,这位有着好莱坞面孔的硅谷巨星,这位与影帝詹妮弗·劳伦斯、巩俐一起走红毯、频繁登上时尚杂志的女强人,如今却陷入了困境。

梅耶尔在谷歌时因其数据驱动的管理风格而受到称赞,但在雅虎,她似乎完全放弃了这种方法论。

“她最擅长的是临场决策。”已离职雅虎的谢丽尔(化名)在梅耶尔到来之前曾在雅虎工作。这位前员工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梅耶尔一丝不苟的管理风格,让她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尤其是薪酬、人事等方面插手过多,做出了许多不明智的决定。

她还记得第一位因为梅耶尔而离职的人力资源高管,就是因为无法接受梅耶尔新的薪酬规则——“中位数价值”原则。

梅耶尔推行这一政策的初衷是,雅虎新老员工薪酬差距较大,在公司工作时间较长的员工薪酬更高,她希望新规能避免这种情况。所谓“中位数”,就是计算全球范围内同行政级别、做同样工作的员工的平均薪酬。薪酬高于平均水平的员工,就被认为是薪酬过高,除非绩效达到某个设定的高位参数,否则很难获得加薪;如果薪酬低于平均水平,只要绩效高于平均水平,就可以获得加薪,但不会高于薪酬平均水平。

“这种薪酬制度对雅虎长期员工和薪资更高的新员工打击很大。”谢丽尔说,许多人都是从谷歌等公司挖来的,由于能力强,工资一般比同级高,但在这种新薪酬制度下,他们失去了激励。“只要业绩达到平均水平,就意味着可以不用干了,因为超越新指标难度更大。”

许多中层管理人员也辞职了,因为他们觉得没有办法向下属解释公司如何评估绩效。谢丽尔说:“公平地说,我认为她的初衷是好的,但我认为,如果她是一位优秀的首席执行官,一定有更聪明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硅谷太残酷了,聪明人聚集在这里,错误的行为随时可能被无限放大。

梅耶尔是谷歌最有影响力的管理者之一,被誉为“谷歌一号”。她加入谷歌之初,负责设计主页、打造产品管理架构,成为谷歌形象代言人。谷歌员工常常将Gmail、谷歌地图、谷歌新闻的成功归功于她。而她执掌雅虎后,却成为决策漏洞百出的CEO。

在赶走了那些不接受她新薪酬规定的人力资源高管后,新入职的高管对梅耶尔更加顺从了。梅耶尔把她制定的薪酬公式交给新高管,并要求他们根据这个公式给一批员工加薪。新高管们听从了她的命令,按照命令执行了加薪,并发邮件祝贺员工。然而,当这些员工欣喜若狂时,管理层终于发现薪酬公式存在很大漏洞,于是撤销了加薪。

“一开始大家对她都抱有很高的期望,包括调整公司的福利,当时她很想体现自己的价值,但这件事对士气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谢丽尔说。

大多数人认为,管理薪酬细节不属于首席执行官的职责范围。梅耶尔还坚持每季度审查数百名合同工和供应商的条款,无论是工程师、作家还是化妆师。“这是极大的浪费时间,”一位高管告诉《福布斯》杂志。

另一件被员工视为“愚蠢之举”的事情是梅耶尔的“后进先出”制度,这是美国很多科技公司都采用的制度,有些公司已经放弃了。在雅虎,员工们已经开发出对抗这一制度的方法,这让梅耶尔的管理越来越像独裁统治。

根据这一政策,每个员工每个季度都会接受一次考核,连续两个季度垫底的员工将被淘汰。一位曾经任职于现已解散的雅虎北京研发中心的员工告诉界面新闻,当时他们团队人手紧缺,为了确保不会有人因为这个政策而离开,大家轮流当“倒数第一”,以确保不会有人“连续”两个季度都当倒数第一。

还有很多不合理的政策正在执行。

比如,为了让所有员工充分体验用户的使用场景,梅耶尔给每个人发放了 iPhone 和 Mac 电脑。这一原本被认为是提高员工福利的举措带来的好感,很快被梅耶尔的暴政驱散。雅虎规定,收到 Mac 后,不准使用 PC,还禁止他们使用 Outlook。“程序员的一些工作需要在 PC 上完成,雅虎邮箱根本不适合商务使用。”谢丽尔说。

最后,谢丽尔等员工得出的结论是,梅耶尔“管小事,不管大事”。这似乎与梅耶尔的风格一致。

在Business Insider出版的《梅耶尔非官方自传》一书中,指出梅耶尔在谷歌任职期间,对宏观层面的运营并不感兴趣。谷歌有一个运营委员会,参加这个会议的很多人都得到了提拔,包括谷歌现任掌门人Sundar Pichai。梅耶尔当时要么逃避这些会议,要么在这场本该讨论战略的会议上大谈产品,拒绝对运营发表评论。“她只痴迷于消费者层面和用户。”书中指出,这也是梅耶尔在谷歌失势的原因——2005年11月,梅耶尔的名字和简历首次出现在谷歌管理层页面上;2011年5月,她被从名单上除名;2012年7月,她加盟雅虎。

这是对冲基金巨头们在雅虎董事会斡旋的结果:他们逼走了当时的雅虎 CEO,并突然从自以为稳操胜券的代理 CEO Ross Levinsohn 手中夺走了 CEO 的位置​​,并选择 Mayer 来领导公司。这也意味着,现在他们赶走 Mayer 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用“被所有人抛弃”来形容梅耶尔的处境并不为过,员工正在大批离职。“这也和Uber等公司今年大举招聘有关,这些新创业公司确实看起来前景更好,薪水也更高。”曾在雅虎桑尼维尔总部工作的埃里克表示,这也是自己离开雅虎转投Facebook的原因。

高管也纷纷离职,有消息称,刚刚从雅虎媒体战略与运营主管升任的罗布·巴雷特(Rob Barrett)已于近日离职。此前,梅耶尔先后失去了首席会计官、首席营销官、首席开发官、一系列高级副总裁,以及分管产品、工程、销售、人力资源等各个部门的副总裁——统计显示,今年离职的高管人数已达12人。

这些人离开更重要的原因是雅虎的主营业务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希望。

在10月份新季度财报发布后的分析师会议上,梅耶尔表示她计划“缩小战略范围,专注于更少的产品”,并聘请了麦肯锡公司讨论相关事宜。据《福布斯》报道,一些高管认为,这可能涉及裁员2000人或更多。

在这一轮外界认为雅虎全面衰落之前,大家曾被梅耶尔“买买买”的行为所吸引——过去三年,梅耶尔斥资 21 亿美元收购了 52 家初创公司。市场研究公司 CB Insights 的数据显示,在科技行业,雅虎同期的收购数量仅次于谷歌。但要明白,两家公司的规模和资金实力是不可比的。

如今,在经历了“大举收购”之后,梅耶尔表示她希望集中精力并削减一些业务。虽然目前还不知道哪些业务会被削减,但不能保证其中一些不是近年来收购的业务。

让一些员工难以接受的是,被收购的公司中,有些原本是前同事的创业项目,后来又被梅耶尔买回来。

“从个人角度来说,他们离开后,自己创业,被收购,赚了很多钱,现在又回来和我们一起工作;从公司角度来说,如果我们能更好地管理这些人,激发他们的才能,而不是让他们离开去创业,我们也不需要花大价钱去收购他们。”雅虎前工程师艾瑞克对界面新闻表示。

界面新闻记者联系了硅谷多位雅虎员工,他们均认为梅耶尔的收购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最终都成了人才的收购,而很多人的才能并没有那么出众,甚至有的人离开雅虎后又通过收购回归雅虎。据了解,梅耶尔在任三年期间,通过收购招募了近3000名员工,而在这期间,她解雇的员工数量也差不多。

很多公司在被收购之前都是某个领域杰出的创业公司,但被收购之后,其原有的业务却在雅虎庞大而混乱的业务中消失了。

“在被雅虎合并之前,作为一家初创公司,它瞄准的市场规模更小,而且它的目标客户也可能是初创公司的竞争对手。”在离开雅虎之前,Eric 参与了雅虎收购的两个项目。雅虎是一家规模更大的互联网公司,而该项目被收购后瞄准的市场规模与雅虎相当,这些初创公司没有能力支撑这么大的市场。

2013 年 5 月,梅耶尔斥资 11 亿美元收购了快速增长的博客和社交网络平台 Tumblr,这或许算得上是一个小小的成功。鉴于之前的 CEO 们都错过了 Facebook 和 Twitter 等前景光明的初创企业,她能够完成这笔交易被视为一种胜利。与雅虎的其他收购相比,Tumblr 表现良好,去年其在美国的使用率增长了 56%。雅虎表示,Tumblr 今年将发展成为一家价值 1 亿美元的企业。但与同行相比,它仍然相形见绌——据 eMarketer 称,Facebook 的 Instagram 拥有同样庞大的全球受众,预计今年将创造近 6 亿美元的收入。

梅耶尔上任后,对雅虎在移动、视频、原生广告和社交等领域的未来方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变,她向外界宣传为“MaVeNS”。

美国媒体对此不遗余力地进行批评。《华尔街日报》称,雅虎的业务方向一直在随着梅耶尔的意志而改变。这家美国主流媒体甚至不厌其烦地统计了从2012年10月到2015年9月,梅耶尔在每月分析师电话会议上提到“移动”、“视频”和“搜索”这三个词的次数。数据显示,2014年11月之前,梅耶尔对“移动”领域的关注度最高,而自此之后,这位首席执行官更加关注“搜索”。

事实上,雅虎过去三年收购的52家公司中,绝大部分都是移动领域。但截至目前,雅虎仅有一款应用进入苹果商店前100名,那就是雅虎邮箱,该应用在11月中旬的排名中位列第84位。

营收表现并不理想。雅虎认为,今年其移动广告收入将增长1.5%,但似乎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根据最新财报,雅虎第三季度移动广告收入增长31%,至2.71亿美元,而同期Facebook移动广告收入增长72%,至3.53亿美元,Twitter增长62%,至4.42亿美元。

梅耶尔曾任谷歌高管,他把雅虎重建为搜索引擎。如今,雅虎搜索仅占美国搜索的 12.7%,低于梅耶尔接任时的 13%。

风险投资家们不遗余力地抹黑梅耶尔。美国券商SunTrust Robinson Humphrey的互联网股票分析师鲍勃·佩克就曾多次向媒体表达他希望梅耶尔离职的迫切心情。佩克认为,雅虎并非没有未来。他说:“我认为在核心资产方面仍有工作要做,这需要一个新的管理团队来完成。”他还表示,谢丽尔·桑德伯格是继任梅耶尔的绝佳人选。桑德伯格现在是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

硅谷历史上,真正能让一家公司起死回生的CEO并不多,对于雅虎这样一个互联网1.0时代的门户网站来说,或许很难有人真正拯救它。

在梅耶尔之前,雅虎五年内更换了五位首席执行官。每位首席执行官的新政策都要求对公司的业务进行“试验”。你不知道雅虎能承受多少次这样的考验。

相关推荐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工作时间:09:00-19: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 2012-2023 凤台人才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鄂ICP备2025090247号-24

地址:安徽省凤台县经济开发区 EMAIL:qlwl@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