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适应能力,规划职业方向,摆脱就业迷茫

类别:职场八卦 时间:2024-08-31 浏览:
大学毕业生初入职场的职业规划七步棋就很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是“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很多人在校时因为缺乏相关的职业规划,于是大学的光阴就在“混日子”中悄然而过。

大学毕业生步入职场职业生涯规划七步走

1.社会适应能力低

学校与社会是有区别的,从毕业到就业,就像婴儿的断奶期,在学校有父母、老师的呵护和保护,但进入职场就需要独立自主。有些企业对应届毕业生漠不关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应届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角色转换慢。职场上想要顺利发展,需要不断提高自己良好的适应能力,如树立和强化自己的职业角色意识大学生初入职场心态,调整自己的生活模式,尽快完善自己职业岗位的智力结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2. 没有职业发展方向

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与其说是“就业难”,倒不如说是“就业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很多学生初入大学时,抱着“大一、大二轻松点,大三、大四再努力点”的心态大学生初入职场心态,对未来发展缺乏科学规划,这往往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束手无策的重要原因。据向阳职场近几年的统计,9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市场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样的工作、能做什么样的工作,即使找到工作,也干不了多久,工作满意度很低,频繁跳槽。当下的职业选择关乎未来几年的发展,必须以职业规划为指导,做好职业定位,尽早确定求职的方向和目标。

3.就业信心需增强

大学生初入职场的心态_大学生入职心态转变_大学生初入职场心态

由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外部环境恶劣,加之求职屡屡受挫,不少大学生对就业失去了信心,有的通过考研、出国留学等再教育方式暂时避开就业,还有很多留在国内当“寄生虫”。对于这些大学生来说,需要迅速树立信心适应职业发展,从自己最擅长的做起,尽快找到成功感,以增强自信心。

4.求职技能亟待提升

目前大学生普遍求职技能较低,一方面对自己想做什么样的工作模糊,另一方面没有掌握求职秘诀,即解决“我能做什么”、“我想在哪里工作”、“如何才能得到工作”三大问题。提升求职技能,掌握求职核心技巧,获得有效行动力,是大学生当前最需要学习的课程。

5. 工作经历往往空白

很多人在校期间缺乏相关的职业规划,大学时光就这样在“混日子”中悄然流逝。工作实习经历就像一张白纸,在求职时无疑会被企业拒绝。另外,相对的空白不利于求职,即之前的实习经历与工作要求毫无关联。因此,在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从未来长远规划的角度,积累与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相关的实习经历,大胆走出去,参加包括兼职在内的社会活动,都是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初入职场的心态_大学生入职心态转变_大学生初入职场心态

6. 就业普遍太慢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外资企业居于前列,而选择在民营企业就职的毕业生比例却很低。但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他们在职业规划中向往的就业机构,通常接受应届毕业生的人数非常有限。相反,最不受大学生青睐的生产企业却存在着巨大的岗位空缺,这就需要迅速调整就业意向。俗话说“先生存,后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尽快实现就业才是就业的王道。不就业,就无法实现经济独立,大学生仍然会只是消费者,甚至可能成为父母、家人继续供养你的负担。因此,积极主动地求职,主动“推销”自己,是实现就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7. 期望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就业期望与就业现实的矛盾十分突出,如果大学生不做出改变和调整,仅仅依靠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来实现就业是不现实的。近年来,“大城市”、“高薪”、“舒适的环境”、“管理水平”、“发展机会”等因素成为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应届大学生刚进入企业时,往往需要经历3-6个月的实习期,有的在生产线上熟悉产品和生产流程,有的在基层接受培训,有的在各个部门轮岗学习。如果大学生此时不能在现实中调整好心态,往往很难坚持下来,更别说将来在企业里有很好的发展了。

总之,大学生从踏出校门的那一刻起,就应该对自己负责,也应该主动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小草感恩父母恩”,毕业后,要把父母、老师、朋友的忠告牢记在心,怀着无限感恩之心,勇敢迎接步入职场的第一次挑战。

相关推荐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工作时间:09:00-19: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 2012-2023 凤台人才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鄂ICP备2025090247号-24

地址:安徽省凤台县经济开发区 EMAIL:qlwl@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