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3日,山东省郭福德神父晋铎七十周年庆典上,(从左至右)杨永强主教、张先旺主教、郭神父、鲁培森主教、赵凤昌主教在一起。
郭福德神父简历
郭福德神父:原名郭福德、郭福德,圣名约瑟。
1920年2月1日出生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北驿村
1933-1940年入山东兖州奥德小修院
1941-1942年 在济宁岱庄圣心修院学习哲学两年
1943-1946年 在济宁岱庄圣心修院学习神学四年
1947年4月13日,由兖州主教舒德禄祝圣为神父
1948年9月1日入上海圣言修院初学班。
1948年9月8日,他在马尼拉首次宣誓。
1950年12月3日回国
1951—1957年 任徐州市浮水井堂副牧师
1957年10月调济宁岱庄任副牧师。
1958年,他被打成“极右分子”。
经过多年遭受虐待......
1989年至1996年在济南圣神修院任教
1996年11月任济宁市任城区里塘村村长
2003年至2012年任济宁市市中区河沿门主任。
从2012年到现在,他的晚年生活十分安逸。
2016年4月13日,在庆祝郭铎祝圣七十周年仪式上,卢主教亲自用轮椅将郭铎长老推入圣堂。
典礼由郭神父主持。
亲爱的修女和教区居民们,
从左至右:杨主教、张主教、郭神父、卢主教、赵主教及参加的神父和执事。
回忆录:一生的追求
郭福德神父
1. 家庭背景
我出生于1920年2月1日,出生在枣庄市薛城镇北义村。父亲郭文凯是虔诚的基督徒。我8岁丧母,二哥福星才8个月大,为了抚养他,父亲不遗余力,找了奶妈来喂养、抚养孩子。当时为了养活全家,父亲不得不再婚,通过兖州孤儿院找到了王玛丽做继母,后来又生下了三哥福林。(现已去世)。
2. 启蒙
我八岁那年(1928年),父亲送我入三育小学读书,在继母的照顾下,我读完了四年小学、两年中学,当时在谭穆神父(P. Thamm)的鼓励下,我萌生了出家的愿望。

3. 解放时期的僧侣生活
1933年张维简历,神学院开始招生。喜讯传到我家,亲戚们都鼓励我:“去试试吧。”父亲把我送到了兖州的奥德小神学院。我进了考场,全家人都为我祈祷,上帝帮助了我。果然,我被录取了,不辜负了家人的期望。当时的神学院院长是傅世功,副院长是张维都。按照当时教育局的要求,神学院聘请了北京辅仁大学毕业生刘大周、刘鸿勋、张庆富等人担任教师。教材与社会中学相同,还增加了教义问答和拉丁文。在修道院里,我学习并不怎么用功,成绩也一般。我从不和别人吵架,更没有和别人打架。所以生活也过得很幸福。好花不常开,好风景不常驻。 “七七事变”张维简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枪声响起,日军对华北地区展开了大举进攻,9月中旬,日寇攻入兖州市。当时,我站在神学院教学楼三楼窗前,看到大街小巷飘扬的“石膏旗”,心里的痛苦无法用语言形容,泪水夺眶而出。从此,神学院师生的抗日爱国运动开始了。
原兖州教区圣灵大教堂
当时,奥德修斯学院150余名师生在张维铎副校长的带领下,通过热情的爱国主义教育,以“罢课”、“绝食”等方式进行抗议,开展了一场爱国运动。
4. 岱庄圣心修院的生活
我从兖州小修院附中毕业后,1941年9月进入济宁岱庄圣心神学院。当时著名哲学教授P.切奇教授哲学,我也学习圣经、德文等课程。两年哲学毕业后,我进入神学班。当时班上共有33名同学,但最后只有3人被祝圣为神父,住在现在岱庄教堂南面的楼房里。P.纳特教授神学,包括课本、讲座、口试和笔试,全部用拉丁文。
1945年5月17日,国民党占领济宁市,后因外国神父、修女被押往微山县两市,神学院被迫停课,大家暂时返回家园。
数月后,神父们返回岱庄,1945年9月1日复课,直到1947年4月13日,我才与另两位同学刘仁平(新乡)、董小倩(荷泽)在兖州天主教堂举行修院授职为神父。
升为神父后,我在兖州崇德小学任教一年,当时与齐茂德、施林格同时任教。直到1948年9月1日,我才到上海加入圣言会初修院,一了夙愿。当时加入圣言会的还有钟伟杰、刘仁平、薛德秀等。
P. Hümmer 是我们的初学导师,暂住上海徐家汇神学院。由于时局动荡,初学学院迁往马尼拉。乘飞机到菲律宾后,我们继续修习灵修课程,并与当地神学家会面。1950年9月8日,他在那里受初愿,继续学习。同年12月3日,他回国,暂住上海徐家汇巨鹿路709号善道堂。在修行灵修的同时,学习了一年的织袜技术,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
5.徐州浮水井大教堂内部
1951年至1957年,我任徐州市浮水井教堂副牧师,正值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
...后来,他被错误地打成“右派”,遭受了多年不公正的待遇......
6.特殊时期的艰难生活……
7. 第二次监禁……
90年代时(前排从左至右):郭福德神父、王世光神父、李明树神父;第二排:李树兴神父(左二)、卢培森神父(右二)及多名教友。
我在监狱的时候,家里的东西都卖了。出来后,我身无分文,靠卖烟酒糖茶维持生计。1987年9月,宗怀德主教听说我回来了,立即邀请我到济南神学院教圣经和灵修。两年后,我开始与神学院学生谈话,帮助他们灵修生活。后来,我又回到济宁理塘担任牧师。
出狱后的感想
1. 这是我的避风港
人们一说起监狱生活,总是心惊胆战。对于入狱多年的我来说,想起来还是会心惊胆战。25年的生活,很伤感情,很伤心理。但随着时间流逝,我这个风中之烛,观点和看法都改变了很多。在里面的时候,我以为饥饿、没有自由是极大的痛苦,但现在我觉得那是神爱我的铁证。如果我生活在犯罪如此严重的社会,早就没命了。但神把我放在监狱里,就像用伞保护我一样。在监狱里,我可以静静地祈祷,安然度过艰难的岁月——“欠的债没有人来收,欠的钱没有人来要。”我可以安然度日,这难道不是神的旨意吗?这又是什么神大的恩典呢?回想这一切,我应该心存感激。
2. 这是一家治愈心灵的伟大医院
上帝创造了人类,给了每个人自由,每个人都可以行善避恶,也可以犯罪作恶,这是上帝赐予每个人最大的福分,但也是每个人将来受赏或受罚的标准。回想受戒的那段日子,我充满活力,生机勃勃,如果不是被强迫或限制,我不知道会犯下多少罪恶和错误。感谢主的大恩,让我远离罪恶的世界。能够安心修德、修身养性,度过一生难忘的特殊修行生活,真是无价之宝。它对我来说就像是打了疫苗,让我免于许多疾病。
3. 对外界事物的看法
世间一切财富、权势、地位等等,都如圣经所说,“要消失,要消失,都是虚空”(传道书1:2),很快就会如烟消云散,追逐这些东西就像疯子追影子,浪费时间和精力,最后也不过是一场梦。我一无所有地生在这个世界上,将来躺进棺材里也会空手而归,能带走的也什么都没有,只是我这一生的功过而已。
4. 主是我一生最大的财富
道成肉身的主耶稣,借着洗礼使我成为天父的义子,成为祂的弟兄,使我能够像我的长兄圣子一样称呼主“阿爸,父!”(加4:6)。圣餐使我得以吃祂的身体和血作灵粮,与祂的生命交通,与祂有最亲密的结合。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若能最终找到祂作我最大的宝物,我就心满意足了,别无所求。
5. 死亡觉醒
俗话说“人活七十而无一幸免”,我如今已年过百岁,死神之鬼魂每天无时无刻不在眼前,时时刻刻都在招手敲门,我该如何面对它呢?他说(23:1):“生命是愚昧顽固的,它只顾现在,不顾将来。你们应当整理好自己的思想、言语、行为,好像今天就要死去一样。”生老病死是生命不可避免的规律,有生就有死。在这世上,我们一生犯下了许多罪孽和缺陷,如果不改正错误、行善,当死亡来临时,我们会忐忑不安。然而,如果我们的良心清白无辜,我们就能坦然接受死亡的到来。信仰告诉我们:死亡是罪的后果,但主通过十字架拯救我们,带领我们走出这短暂的人生,与祂一同进入永恒的天堂。
因此,我清醒地认识到,死亡是永生之门,死亡是生命的改变,而不是生命的毁灭,唯有善生,才能善死,这是毋庸置疑的真理。为此,我在临睡前,要真诚忏悔我一生所犯的罪孽,立志改恶从善,祈求慈悲的天父宽恕我的一切罪孽,获得永久的心灵安宁。
2016年4月13日,(从左至右)卢主教、赵主教、郭神父、张主教、杨主教在化妆间前合影。
下一期:[我对神父生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