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感情真的不是一加一等于二,每个人都想得到更多一点,过上更舒服的生活,请允许他也这样做。”
《北京女子图鉴》中,陈可和富二代于洋分手后,陈可的老板顾映真如此安慰她。
这部剧看着让人过瘾,戚薇的演技确实不错,虽然前六集她在职场上都是靠男人来晋升,很少引起流动人口的共鸣。
但这部剧里的美女和古装都很养眼,而且女主的爱情故事太贴近生活了,仿佛一个人爱上了好几个人,好真实。
陈可又恋爱了两次,一次是笑容温暖的富二代男友于洋,一次是落魄狡猾恶毒的艺人黄月斌。
两段关系最终以糟糕的结局收场。关系就像谈判桌上的交易,当双方都无法实现自己的利益时,就只能寻找新的买家。
在这几集中,我看到了霸气、果断、努力的职场女性形象。
虽然陈可通过历练变得更加强大,获得了地位、尊严、稳定的生活,但她还是败给了更强大的对手,败给了金钱,败给了男人的自私。
于洋选择嫁给方思,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家境优渥的富家女。虽然剧中只出现了她的名字职场恋爱史,并没有任何角色的戏份,但观众却能透过顾映真的寥寥几句台词,想象出于洋的决心。
“爱过才知道爱有多深,喝过才知道酒有多浓。”在我看来,于洋和陈克的感情是真爱。
是啊,没错,这就是真爱,一颦一笑都是爱,让人心动不已,有多少男人在爱情上能像于洋这样真挚呢?
于洋是海归,受过良好教育,态度温和,但他是一个老练的男性利己主义者和精明的商人职场恋爱史,婚姻对他来说更像是一项投资。
即使他也爱她,那也没关系,他可以不爱自己的妻子,但只要自己能从婚姻中得到更多利益,那就足够了。
男人很理智,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他谈的只是恋爱,跟婚姻没有任何关系。
男人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要娶一个比自己等级低的人,而女人则不同,她们常常混淆爱情与婚姻的关系,以为爱情是为了结婚而结婚,从而迷失自己,陷入痛苦。
这才是剧中非常真实的地方,没有用虚假的方式盲目地成全爱情,而是把婚姻和爱情区分开来。

所以,当陈可提出买房的时候,于洋避而不答;当陈可的母亲来北京的时候,于洋也找借口避免与母亲见面。
他知道,避免任何婚前财产纠纷和家庭互动才是最好的安排,这样他就可以毫发无损地摆脱这一切,保住未来的婚姻。
虽然男人有才华,女人美丽,看似天造地设的一对,但阶级不平等却是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
对于年近三十的陈可来说,婚姻、一套房子是她最期盼的事情,而这对于所有的女人都是一样的。
虽然已经是公司高管,但陈可还是拿不出北京房子的首付,等到她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北京三环外买了一套房子时,她已经没有资格买房了。
这个来自小镇的女孩努力想要在北京这个大城市定居,但生活却给了她当头一棒。
换位思考,连陈可都这么难受,那些没相貌、没资源、没能力的穷人,在大城市里怎么活下去?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现代社会有这么多焦虑、焦虑、焦虑!我真的很欣赏这部剧如何抓住了这一点。
02
我觉得,陈可能遇到于洋这样的男人,并且得到真爱,是人生的幸事,因为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遇到过真爱。
陈克长得漂亮又聪明,于洋带着陈克出席各种社交场合,考虑到他的地位,这也是一种虚荣。
于洋其实很享受陈克在各种社交场合的陪伴,因为只有真爱,才能无拘无束。
在KTV里,他怕陈可第一次约会会紧张,举起酒杯招待客人,紧紧握住陈可的手,转过身来,对她温柔一笑,笑容里满是关心和爱意。
他每天准时接陈可下班,还送她鲜花作为惊喜,陈可毫无顾忌的买各种高档的衣服,于洋去欧洲出差的时候,他都会给陈可买贴心的东西。
更为罕见的是,陈克有一次帮他挡酒之后,竟然控制不住,醉倒了过去。
第二天,于洋打电话关心她,还让人送粥给陈可,让她暖胃暖心,还给陈可报了周末的英语培训班,让她继续学习,很是贴心。
看得出来于洋是一个体贴又细致的男朋友。
有多少男人能在爱情里如此完美?陈可甜得容光焕发,闺蜜还以为她换了护肤品,但她在爱情里也迷失过、膨胀过,直言不讳地嫌弃顾先生在国内花200块钱买三条内裤。

于洋说:“我可以养你一辈子。”但“一辈子”隐含的意思就是爱情,而不是婚姻,而陈克想要的是婚姻。
真爱是体现在物质和真情上的,凡是空谈真爱的人都是流氓。
其实看得出来,于洋并不在乎在她身上花钱,除了那栋可能会劫持他们婚姻的房子。
这段爱情注定刻骨铭心,陈可一次次在感情中迷失自我,又一次次找回自我,重新踏上事业的征程,很佩服她的坦诚和勇气。
03
等到再次陷入爱情的时候,陈可已经是一个大龄剩女,年近三十。在有些人眼里,三十岁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一个讽刺。
陈可相亲认识女下属,被背地里说可笑可悲,陈可虽然内心强大,但其实很在意自己的年龄。
他放低了姿态,却遇上了黄月彬这个外表看似高尚,实际上粗俗的渣男。黄月彬长得有点像陈道明,但是表情却是邪恶的。
但这次,两人的关系却出现了很大的转折,女孩哄着男孩,陈可也一直迁就男孩,经济上、生活上,都给予他支持。
可那人不知感恩,心灰意冷,穷困潦倒,脾气又暴躁,为了他,陈可甚至向自己的客户道了歉。
最后黄月彬留下一张纸条,说自己不适应国内的艺术环境,出国了。结果在一次商场偶遇中,他牵着一位手提包价值45万的富婆的手。真是一场讽刺的分手。
导演将一个猥琐男人的真面目一下子展现在观众面前,实在是一种令人心碎的讽刺。
该剧把爱情、婚姻、金钱、职场利益等关系赤裸裸地呈现出来。
虽然陈可人生机遇的每次逆转都很突然,但故事的重点都集中在女主角的事业发展上,在一次次的失恋之后,陈可必须努力寻找安全感,让人看到一个来自底层的女孩无法把握爱情,只能在事业的路上艰难前行。
爱情败在金钱之下,对手是金钱,但人奋斗的对象是金钱,金钱是不会背叛人的,除了工作、房子、金钱,还有什么能给人安全感呢?
这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