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识
新力量·心声
等待我们最好的相遇
期待你更好的蜕变
抓住炎热夏天的尾巴
怀抱梦想 胸怀抱负
欢迎来到第五学院
自七月中旬以来
各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迎新活动
让新员工
康庄路9号
更快地熟悉老同事
了解单位系统
认同企业文化
融入企业发展
让我们在一起
拥抱新力量
倾听你的心
听后人说
加入一个月后
你有什么新的感悟?
梦想与现实
线路运输研究院-何福景:
离开校园,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内心经历了从期待到忐忑再到适应的转变。初入铁道五院,我有些拘谨,对陌生有些茫然,但身边的同事总是以肯定的眼光看着我,一步步教我,让我很快打消顾虑,走出不适,满怀信心地走进工作岗位。
进公司前,我觉得设计院的工作极其严肃、严谨;进公司后,我发现同事们和师傅在工作时极其严肃李明阳简历,但在闲暇时却非常开朗、友善,让我虽然身在异国他乡,却感到十分安心。
最近跟着师傅参加投标工作,集中办公的日子里,看到各行各业的人没日没夜的整理资料,没有周末,没有休息,只为最后呈现一份完美的文件,也深深感受到了这种做事创业的氛围,对未来充满信心!
干线运输研究院-邱志成:
对我来说,铁道五院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我一直觉得铁路设计师是一个值得骄傲、光荣的职业。读研一年级时,我参加了铁道五院举办的说明会,这里的历史、文化、理念、环境都吸引着我,坚定了我加入这里的决心。
如今,我如愿加入了五院这个大家庭。回想工作一个月来,从刚到时的紧张,到如今的自信从容,每一天的工作时光都给了我珍贵的回忆。单位免费安排住宿,提供生活补助,让我衣食住行无忧。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让我倍感轻松和充实。
一个多月来,在工作中见识了老同事们的专业素养、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也更加深刻感受到了五院人对待工作的严谨态度。每天晚上看到办公楼里依然灯火通明,我都深深感动——公司今天的成绩和大家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这是我的梦想和目标。我一定会努力工作,为五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站场-李明阳:
第一次听说五院的时候,就知道这是综合交通与城市建设领域最具活力的综合服务商,是一座令人着迷的技术殿堂,我怀着敬畏与期盼参加了实习,希望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如今,梦想与现实重叠。当我再次看到五院的南门时,简单的几何图案组成了坚实的门楣,镀金的“中铁五院集团公司”镌刻在厚重的时光上,风雨的衬托让它更加熠熠生辉。我对自己说:就是这里了!
入职以来的感受:第一份荣誉是成为铁道第五勘察设计院的一员;第一份温暖是同事、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第一份细心是紧密的生活圈给员工提供的极大便利;第一份踏实是“师徒”协议的签订;第一份责任是新员工践行企业价值观的庄严承诺;第一份鼓励是铁道兵的精神!
地路源-乔峰:
我与铁道建筑的结缘,源自博士期间承担的青藏科学考察国家专项任务,考察期间与铁道建筑施工单位进行了合作与交流,这段经历激起了我对地质勘察设计工作的兴趣与向往。
眼望星空,心系花香,在即将毕业之际,我终于收到了铁道第五设计研究总院的录用通知,在炎热的夏天,我进入了铁道设计研究总院。
“追逐梦想,不负青春”,新员工见面会让我了解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前景;“乐声永不停歇,青春等待燃烧”,企业文化培训让我们的思想觉悟有了更高的水平;“少年得志,行行出状元”,岩土检测培训为培养我们一线的工作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要有吃苦耐劳的心态,埋头苦干”,院领导和同事们的严格要求和精心教导,为我们踏实、负责、努力上进建立了工作准则。
此次培训使我们更加顺利地融入了各自的团队,融入了铁道五院这个大家庭,我们站在了新的舞台上,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提升自身价值的同时,我更加坚信:做五院人,铸就五院魂,经得起风雨,成就大业!
电通研究院 - 李银轩:
今年夏天的北京稍微凉快了些,我拖着行李箱走进第五医院的大门,感觉神清气爽,很舒服。
想起去年投简历时也有同样的感觉。铁道第五设计院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公司,因为我家旁边的地铁就是铁道第五设计院设计的,是我求学路上的保障,所以我对铁道第五设计院有种莫名的亲切感。当得知铁道第五设计院位于北京大兴区,并荣获全国勘察设计企业五十强、北京市首批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时,我由衷地敬佩和向往。

门口的核酸检测声把我拉回了现实,一步步完成报名手续,终于有了自己的办公桌,心里才真正安定下来。今天上班两周了,虽然实习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是觉得有些压力,不过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在异乡真切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也会积极学习专业相关的知识,努力提高工作水平。
环境工程研究所—张毓元:
炎热的七月,告别了我的学生生活,以炽热的热情迎接我进入人生中更重要的阶段——铁道五院。
在报考之前,我对五院抱有憧憬和向往。它的前身是铁道兵科技研究院,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底蕴,后来服务于我国铁路勘察设计的重大需求。怀着激动的心情,我走进了五院的大门;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我加入了环境工程研究所这个大家庭。
加入公司后,融洽的办公氛围、热情的领导和同事,让我在这里感受到了温暖,也让我体会到了“诚信创新永恒、品质与品格并存”的企业价值观。
前路漫漫,艰辛坎坷,但只要坚持,就会到达目的地。铁道五院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一名新员工,我将努力发扬和传承“开山辟路、架桥渡河”的铁道兵精神,为铁道五院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建筑研究所—石一博:
记得刚来实习的时候,工作任务大多都是一些基础的东西,从导出结构图、设计小楼梯开始,总感觉自己距离成为一名结构设计师的梦想还有点遥远。
正式加入公司后,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也感受到了这里的温暖,在经历了入职典礼、培训、导师指导等活动后,我对一个职场人应该具备的工作态度有了全新的认识,那就是忠诚于公司,忠诚于自己!
这段时间李明阳简历,我迅速从大学生转型为职场人,渴望面对挑战、把握机遇,慢慢磨练自己的技能和坚韧的意志,所以我必须努力,保持热情,做出积极的改变,这是我接下来努力的方向。
我相信未来,我一定会成为公司的骨干力量,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五院蒸蒸日上,我们前途无量,向着目标,向着未来,我们要脚踏实地,用青春去追寻梦想……
建筑学院-曹野:
工作前,我脑子里有过各种关于建筑设计的奇思妙想,幻想着自己能像那些久负盛名的大师们一样设计出举世闻名的作品。在做梦的同时,我也知道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要学习很多,受到很多磨练。
实习期间,我接触到了很多实际项目,逐渐意识到自己之前很多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设计要有条理、有据可依、严谨、理性,要总结每一种建筑类型的特点和设计要点,从设计到实施都要经过层层审批和把关,看到同事们为此努力工作,我很感动……
入职后,认识了很多新同事,交了很多新朋友。身边严谨努力的人把我从梦想拉到了现实,让我意识到梦想虽然遥远,但只要坚持,一定可以实现。但首先,在一线工作中,我必须努力做到高效、严谨、合理。好在五院还有导师带徒弟的活动,让我在初入职场时有了信心。相信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会很快适应节奏,让我一步步朝着梦想前进。
财务部—徐乾浩:
我第一次知道铁道第五设计院是在一个校园群里,看到“设计院”三个字,心想这肯定又是一所像大学一样的“大学”,充满知识与探索。上网一查,专业齐全,人才济济,成果斐然……投完简历,我便接到了求职电话。我怀着期待与激动的心情来到北京,在铁道第五设计院开始了实习。
实习第一天,领导就给我介绍了公司的情况,财务部完善的财务体系,里面还有之前学过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人,瞬间感觉学到的知识可以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成本中心实习的时候,正好是中心最忙的时候,虽然对公司不是很熟悉,但工作热情很高,通过实习,我了解了整体的框架和业务种类,坚信这就是我要找的公司。
正式加入公司后,年轻人的追梦之心将在这里延续,希望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奉献给公司,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张帅:
我第一次听说铁道五院时,只知道这是一个优秀的部队,却还没有体会到它的精神。
入职后,我对这里又有了新的认识,工作一个月,我时刻感受到关怀和温暖,心里有了更大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这里有关注我们成长的领导,有在职业道路上引领我们的导师,我们能很快调整心态,步入工作的正轨。
此次线上培训,让我们对铁道兵历史、五院价值观念有了深入的学习和了解,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实现自己的目标,那就是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不断提升自我,为祖国的基础设施事业和五院的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张云伟:
作为新人,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工作环境,难免会有压力,公司前辈和同事们悉心传授我们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软件应用,让我们每天的生活过得非常充实和快乐,很快摆脱了紧张的情绪,以最快的速度适应了环境,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作为一名新员工,我渴望主动了解、适应环境,同时向大家展现自己的优越性。也许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有迷茫、有压力,但我相信只要自己能端正心态,勇敢前行,就一定能成功。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工作,我知道公司的发展目标是宏伟的、长远的,五院的发展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发展,我相信自己能把握机遇,与五院一起迎接未来!
交通研究所-梁毅:
怀揣着梦想和追求,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铁道学院第五研究所,一个月的工作在领导、前辈、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下,让我更加清晰的认识了自己,更加坚定了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去年底,我有幸到交通学院实习,那里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以及严谨刻苦的作风,让我学到了很多在校园里学不到的知识,也让我对设计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如今,我是五院的一名新人,角色转变的完成,对新环境的适应,对我来说是一种成长和挑战。入职以来,除了学习工作内容和专业知识,我逐渐意识到工作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其中有很多挫折和考验,需要汗水和泪水。作为新人,我会努力尽快成长,在团队中担当起责任,不辜负领导和同事的期望,不辜负自己的青春岁月。
交通学院-吴家豪:

进公司前,我认为铁道第五勘察设计院是一家老字号企业,企业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氛围浓厚。
虽然工作才一个月,但有很多难忘的时刻。走进五院大门,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我们拥有一个简洁时尚的校园和工作环境,这也让我很有动力,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更是一种乐趣。
如果企业非常重视传承,给我们每个新人都配备3位专业“师傅”,这对于我们提升专业能力、快速融入企业无疑至关重要。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辜负企业的信任与期望。
机场学院-庄佩瑶:
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我走进了铁道五院的大门。能在自己喜欢的城市、在自己喜欢的公司、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挑战。去年9月,铁道五院来我们学校做宣讲时,我被这里的企业价值观深深吸引。我当场投了简历,几个月后就收到了实习邀请。
实习期间,我先是了解和适应了这里的环境,融入了机场院这个大家庭。到岗后,我马上就有了“师傅”,从整理资料、看规范到手绘,我都在一点一点地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也体会到了任务工作的严谨和严肃。
入职以来,我与各专业的前辈们互相学习、配合,共同参与并完成相关项目,每天都在如饥似渴地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让我更加坚定了这是自己想要努力奋斗的地方。
科学技术研究所-季琪琪:
经过毕业论文、求职、面试,我最终选择了铁道五院作为我人生的下一站。我总是有很多梦想,常常在深夜憧憬未来。如今这些梦想在这里慢慢实现。
工作已经一个月了。学生时代,我更在乎自己得到了什么。但作为职场人,我需要明白自己能付出什么。付出才能收获更多。如果用成长来形容学生时代,我想把工作比作奋斗。我们不再靠政府的助学贷款和各种奖学金,而是开始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
我期待五院的挑战和充实的成长之路,希望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价值,把学生时代的良好习惯和专业知识储备带到工作中。一个月来,我对五院的项目方案从好奇到熟悉,了解到解决一个工程问题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的结合。在五院这个广阔的平台上,我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更大的成长空间。
测绘研究所——顾斯文:
应聘和实习期间,我对铁道第五勘察设计院的了解还比较有限,通过岗位实习,我对公司有了深入了解,对岗位、工作内容、企业文化有了更深的认同感。
初到单位,单位里的前辈们都很耐心地帮助我熟悉环境、解答我的疑问,让我很快融入了这个大家庭,他们专业、规范的工作态度和流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工作一个多月了,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从学校到企业,从学生到员工,改变的不仅仅是环境和身份,心态更是变化。我需要尽快从学生状态转换到实际生产中去。俗话说“青春拼搏,老年成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学习,永远抱着一颗充满好奇心和不断探索的心,用勤奋和热情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郑州学院—廖明丽:
今年7月,我结束了稚嫩的学生时代,迈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从“学生”转型为“工作者”。进公司前,我以为铁道第五设计院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国家级综合设计院,这让我对新环境充满期待,又略感忐忑。
入职第一天就感受到了公司和同事们的热情和帮助,让我之前的担心烟消云散;一个月的时间,我被这里愉快、充满活力的氛围所吸引,让我这个“社交恐惧症患者”很快融入了新的集体。
诗人丁尼生曾说过:“梦想只要坚持,就能变成现实。”我相信,在第五学院这个优秀的环境中,只要我努力、不断前行,就一定能实现我的梦想。
苏州中通-诚启:
经过二十年的刻苦学习,如今我已如雄鹰展翅,踏上追梦之路,谱写人生新篇章。从实习到就业,分院领导、前辈们一直对我悉心照顾,教会了我很多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
正式入职已经一个月了,每天都在适应新的角色转变,将学到的知识融入实践,渴望尽快融入工作。虽然距离独自承担责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坚信只要认真、努力,就会有回报。同时也明白了团队意识和责任感的重要性,只有按时、保质完成分配的工作,才能收获越来越多的信任。
作为五院新人,作为企业的新鲜血液,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问,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愿与大家一道,大展宏图,共同谱写五院新的篇章。
衢州交通-郑子岭:
进公司之前,面试的时候看到铁道第五勘察设计院浙江分院的工作环境,我就对这个地方抱有很多的向往。
转眼间工作已经一个多月了,在校园做实践设计的时候,对设计工作的繁琐、严谨、谨慎有一定的了解,但真正来到浙江分公司之后,才更加清晰的看到大家工作时的忙碌与认真。在部门工作总结与季度推进会上,我第一次感受到大家虽然忙碌,但对未来与事业依然充满激情,在制定工作目标、完成任务时,也感受到大家的自信与勇气。
这些经历让我更加渴望在第五学院学习、提高和成长,发现设计的魅力。
一个月的工作和生活,
新员工就像梦想的种子
五院之内
扎根转型
这里不仅是新员工梦想开始的地方
这也是流血和点燃激情的地方
愿每个人的梦想都能从这里起航
我们将与您产生共鸣。
谱写企业发展更加绚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