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我被困家中,有机会翻看一些旧物,意外地在一个牛皮纸袋里发现了父亲皱巴巴、泛黄的证书。这些旧证书记载着父亲一生的努力和荣耀。他曾荣立三等功四次,二等功一次。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他忘我工作,两次参加空军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军人荣誉室捐赠证书
我父亲去世二十多年了,他曾经参加过抗日游击军和抗美援朝战争,停战后到西北荒漠工作过几年,后来又跟随空军工程兵到东北、西北艰苦地区作战。他的履历我大致还知道,但五十年代末在西北的那几年,记得很模糊,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到底打过什么仗,我父亲生前也很少提起。
因为这些年搬家好几次,我以为这些家庭档案丢了,一直很后悔。没想到又找到了,真是宝藏。今天根据这些证书上的信息和网上的信息,我终于解开了父亲留下的两个历史谜团。
在两弹一星基地建设过程中,第7169集团军授予“五好体育成绩优秀证书”。记“二等功”

通过革命兵证上的“181师541团”几个字,我弄清楚了父亲参加朝鲜战争的始末。这个师的前身就是大名鼎鼎的“皮定军旅”,入朝后编入志愿军第60军,参加了五场战役、孤山整训、1952年东线冬季防御作战、1953年夏季攻势战役,历时两年半。战史记载的时间,与父亲的经历十分吻合。
五好运动员证书,二等功加记
母亲曾说皮定均简历,父亲参军时,他们刚结婚,过了鸭绿江,两三年便杳无音讯,乡亲们都劝他赶紧再婚,说他肯定是死了。山东和朝鲜只隔了一海之隔,母亲焦急地看着,终于在三年后凯旋归来。退休后,听父亲说,他骑着三轮车去了韩窑,就是王宝钏等候薛平贵的那个山洞。那时候曲江还没有开发,交通不便,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找到的。父亲是个不爱旅游的人,很有可能是怀着某种情怀,才去探望遥远的韩窑。
当我们找到他朝鲜战争时所在的部队时,我们得知了我父亲在朝鲜战场上攀冰雪、死里逃生的经历。但细节从未透露。我母亲确实透露了谜底。他在战争中牺牲了,但他又活着回来了。这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父亲留下的最大谜团是,他到西北荒漠究竟执行了什么使命?

另一张证书上记载的信息让我在网上找到了7169官房部队!原来,这支部队不一般,是专门为“两弹一星”基地建设而组建的部队,总共存在了两年,忽然崛起,忽然没落,却在不知不觉中皮定均简历,在人生禁区里,为“两弹一星”大业建立了基地!我妈说,当时出发很突然,谁也不知道去哪了,一年多音信全无。我爸参与建设的基地应该是二十号基地,也就是现在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他负责柴油发电,一个人干了两个人的活,还节省了柴油,在庆功宴上,被评为“五好兵”。证书上的签注(二等功)和7169部队军史的描述很吻合。 军史资料中明确提到,因“五好运动”受到表彰的有数百人,相当于二等功。工程完工后,部队立即奔赴东北执行新的任务。工作做完后,他就走了,隐功匿迹。
记得父亲曾提过一次,他在内蒙古沙漠负责发电,风很大,饭菜里有细沙。他只提了几句话,却没有提到任何项目,也没有提到“两弹一卫星基地”这样的关键词。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父亲从来不吹嘘这段不平凡的经历。这是个绝密项目,需要绝对保密。父亲临终前,我问他,在内蒙古干什么项目。他倚在床上,颤颤巍巍地写下“7169部队收官”几个字,便再没有说下去。
这是一个绝密项目,我父亲一生恪守保密规定,严守秘密。
朝鲜战争期间,第181师第541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