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凤台淮河大桥,走过丰台淮河大桥。大雪刚刚结束,桥下的地面一片银装素裹。桥上新刷的红色,增添了新年的喜庆气氛,也勾起了我的回忆。
这是一座陪伴我记忆的桥。
大桥修建前,桥下有汽车渡船,汽车载在船中间,人则站在两边。那时,一位姑姑经常带我坐船,来回漂泊,不知不觉一个下午就过去了。时间过得慢而快。后来姑姑在台湾结婚了,我二十多年没见过她了。
桥的石碑上记载着建桥时间是1986年1月。有一年春节,我去河对岸的奶奶家,父母带我走过正在修建的桥面。那天也是下雪天,大人推着自行车,孩子们跟在后面,脚下是流淌的淮河水,我们走在桥上心惊胆战,浑身冒着冷汗。
1990年,大桥正式通车,县城终于有公交车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了。那真的是新世界,因为一旦有外国人来到我们县城,我们作为实验小学的学生代表,冒着大雨,站在桥两边的护栏边,手捧花圈,热情地欢迎他。队伍一直延伸到淮河对岸,这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风景。
淮河在凤台县城绕了三圈,留下了肥沃的冲积平原,冲刷出了苏轼、欧阳修曾经游玩过的黑龙潭。离我们中学最近的一个地方是马家湾,一水坝隔开。凤台一中的校园里有一棵1800年前三国名将周泰亲手栽种的银杏树,树下传来我们大声朗读的声音。放学后和晚自习前的时光,是属于马家湾的。我们三三两两吃着两块烧饼,沿着淮河边漫步,有励志的话语,有前侯的鄙夷,也有初恋。

由于淮河经常泛滥,坝外的地形地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变的是,我们放假从大学回来时,还是会和当年认识的人重逢,再走一遍原来的路。二十出头的我们,不知道未来会走向何方。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各奔东西,身边有新的人,有新的事发生。
后来,我们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回老家,小时候以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桥,在看过外面的世界之后,也显得有些渺小,就像我们看着父亲的身影凤台淮河大桥,不再显得挺拔一样。
幸好桥还在,34年了,看着桥上人来人往,桥下淮河流淌。时光荏苒,昔日马路林立的河东桃花源,如今成了经济开发区。再次走在桥上,想起曾经写过的一首诗:
在这个樱花盛开的季节
那些醉人的云朵
提醒了我一下~
河东满山的桃粉

最终它变成了一棵孤独的白色梨树。
咱们就不说去年崔护在城南的桃花了。
转眼间,我们就到了杨慎的临江县的河岸边。
一河春水流去,
过去已经过去了。
每年春天来了,
雾霾仍是红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