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四川平武大恶霸王光裕:平武土司王氏的传奇与衰落

类别:简历技巧 时间:2024-06-22 浏览:
他在弟兄中排行第七,人称王七老爷,他的儿子王松延在光绪末年,承袭了这一系的土司职位。鲁迅先生小说中的丁举人、赵四老爷,正活脱脱画出了王光裕的嘴脸。新任平武知县叫文綦初来此地,人地两生,为了巴结本地头面人物,也屈尊加入了铁旗山。

清末民初,四川平武有一个人,名叫王光裕。

生肖不顺的王光裕是王土司家族的后代,外表忠厚善良,内心邪恶,是个恶霸,后来创立了包氏兄弟组织,但1915年因擅自杀人,在成都被斩首。

平武土司王氏源于山东,其祖先是宋代名臣王攸。宋宁宗年间(1194-1124年),王行健进士,被任命为龙州知府。龙州即今江油、平武、青川一带,治所为今平武县南坝镇。

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设立龙州三寨土司,封龙州判官王行健为世袭土司,正式创立龙州土司,王行健成为境内王姓土司的始祖。此后历经元明两代,虽然朝廷曾采取分封、变更土司制度的措施,但王氏家族从未失势,直至最后一位土司王叔平,共传三十二代,历时730年。此外,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分出的王氏分支——土通盘一脉,也传了十六代,同样辉煌。

我们说的王光裕,是来自都通潘王朝的。

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七,人称王启先生,其子王松彦于光绪末年继承本支首领之位。

经过几百年的扎根繁衍,王家的后代早已成为地道的四川人。至于王光裕熊克武儿子简历,他看上去和蔼可亲,像个典型的四川农民,但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因为学业上没有什么成就,游手好闲,每天在街头闲逛。在家族的影响下,这样的人很难不成为典型的地主、鹰派、走狗,欺软怕硬,独霸市场。因为他并不奸诈,知道他背景的平武人都对他说出相反的话:王启大人看上去不像小人。

1909年,王光裕捐了七品县令,成为四川省参议政事。在现存的《四川文史资料》卷一中,尚有一份《四川参议政事履历》,其中就有王光裕的名字。通过他的履历,我们可以知道,当时他已经52岁了,也就是说王光裕是1858年出生的,而“捐了七品,武艺高强”则是指他成为参议政事。参议政事虽然没有实权,但却有虚名。王光裕靠着这一点,在当地更是嚣张跋扈,无人敢招惹他。鲁迅先生小说中的丁先生、赵四先生,就是王光裕面目的生动写照。

熊克武儿子简历_陈赓大将儿子陈知非简历_熊克武的儿子

清末民初,中国民间有三个规模极大的组织,即青帮、洪门、哥老会。在四川,哥老会俗称袍哥。看过电视剧《傻老师》的应该都听说过。袍哥在四川民间文化中根深蒂固,以至于四川人至今仍称呼兄弟、朋友为“哥老关”。

1905年,孙中山先生派熊克武、谢凤岐等人回川,在泸州秘密成立同盟会,聚集了四川有识之士。同年,彭县、江油、泸州、江安、成都、徐福(宜宾)、广安、嘉定(乐山)、潜江等地相继发动起义,包氏兄弟等秘密会党成员深入参与。辛亥革命后,清帝退位,四川军政府成立。时任省长尹昌衡认为包氏兄弟组成的同志军在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斗争中做出了最大的贡献,便大力发展包氏兄弟组织,在军政府中成立“大汉公”,并出任总舵主。 上级喜欢的,下级就更喜欢,更何况这一举动确实挠到了包氏兄弟的痒处,导致各郡县纷纷效仿,纷纷成立包氏兄弟组织。朱元璋称帝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取缔白莲教。几百年后,尹昌衡又扭转历史,可见他的政治水平确实一般。

王光裕不甘落后,便在平武县城创立“铁旗山”,自任掌舵人。县城各界人士蜂拥而至加入熊克武儿子简历,以铁旗山兄弟为荣。新任平武县长温旗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为了讨好当地领导,也屈尊加入铁旗山。温旗是家长官,有势没势;王光裕是捐官,有势没势,他视温旗为官场老大。但在铁旗山上,王光裕是掌舵人,是老大;温旗是最小的弟弟,初来乍到,不得不称呼王光裕为“王大哥”。明目张胆收编家长官的铁旗山王大哥势力庞大,威名赫赫,作恶多端,横行无忌。

郫县举人曾述杀人逃走,躲到平武县,投靠王光裕,王光裕公然袒护曾述,并强行将其安置在县衙当了办事员。

平武还有一个时髦的袍哥组织,叫金旗山,其长兄是当地望族冼松生。两人结怨,后来王光裕打败了金旗山。冼松生吃​​不消这苦头,1915年在王家祠堂里写了一副对联:

想起我的祖先篡汉开国,用十八年的时间建立了帝国;

唉,姑姑弹琴出疆,嫁给三千里之外的蛮王。

陈赓大将儿子陈知非简历_熊克武儿子简历_熊克武的儿子

上联写王莽篡汉,当了十八年皇帝,留下了千古骂名。下联写昭君在丈夫死后,远嫁边疆,嫁给匈奴可汗,最后连骨灰都回不来安葬。按照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王莽依然是历史的耻辱柱,但昭君远嫁边疆,确实是一个伟大的牺牲,成为了历史的杰作。但在古代,一夫多妻、远嫁荒原,在老少中并不流行。

冼松生的讽刺,并非针对王光裕一个人,而是针对整个王家,针对王姓,确实够狠毒、够粗俗的。王光裕哪里容得下他的脾气?他骂冼松生:“该死,敢侮辱我祖宗,我不要活了!”然后派人把冼松生杀到了小兰亭茶馆。

新派人物赵旭初曾留学日本,回到平武后创办县立中学、小学,这让畏惧民众开明思想的保守势力十分不悦。有一次,赵旭初到城东探亲,在府河边散步时失踪,从此杳无音讯。有人怀疑是王光裕派人所为,但当时的县长怕王光裕报复,便说没办法,先把凶手抓来,再放走。

冼松生死后,县令还是不敢追究,这让冼家的亲人们十分愤怒,前面也说了,冼家在平武也是名门望族,怎么可能善罢甘休呢?

他们不是没出过村子的人,便赶到成都告发王光裕犯法,当时的四川使臣大惊,派人到平武查明情况,并要求王光裕到省城面谈。

王光裕对自己的议员身份很是自豪,又认为王家在平武根基深厚,已然成为豪门,而铁旗山在平武更是有着绝对的势力,因此他丝毫不惧,昂首阔步前往成都。

俗话说,到了北京才知道地位低下,像王这样的土司,终究只是个学识浅薄的乡绅,就算他再怎么铁石心肠,又能比得上四川巡抚的铁拳吗?

成都毕竟是省会,比王光裕嚣张的人还有很多,王光裕刚到成都就被拘留,不久后,四川高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在成都被斩首,无人问津。

相关推荐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工作时间:09:00-19: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 2012-2023 凤台人才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鄂ICP备2025090247号-24

地址:安徽省凤台县经济开发区 EMAIL:qlwl@foxmail.com